[发明专利]一种苏南单季粳稻的施肥技术模式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4196.2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0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宁运旺;张永春;许建平;张辉;董月;王会方;马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C21/00 | 分类号: | 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肖明芳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苏南 单季 粳稻 施肥 技术 模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江苏苏南单季粳稻的减量减次施肥模式,它是通过使用含硝化抑制剂的稳定性复合肥和大颗粒尿素作为基肥,并使基肥中氮素用量达到总氮素用量的70%,同时使基肥在插秧前与耕层土壤充分混合以减少肥料损失和提高肥料利用率;并通过只施基肥和拔节孕穗肥、不施返青分蘖肥和促花保花肥,使施肥次数从习惯施肥的4次减为2次。与现有习惯施肥模式相比,实施本发明施肥模式在苏南地区种植单季粳稻,可减少化肥总用量25%左右,其中氮肥减少约22%,磷肥减少约45%;减少施肥次数2次;节约施肥成本约720元/hm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苏南单季粳稻的施肥技术模式。
背景技术
我国化学肥料过量施用,由此引起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大问题。为此,科技部2016年将“化学肥料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作为第一批项目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试点专项,并指出化肥过量施用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对不同区域不同种植体系肥料损失规律和高效利用机理缺乏深入认识,制约了肥料限量标准的制订;二是化肥替代产品研发相对落后,施肥装备自主研发能力薄弱,肥料损失大;三是针对不同种植体系肥料减施增效的技术研发滞后,亟需加强技术集成,创新应用模式。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分别占全国的7%和10%左右,其稳产增产对保障江苏省乃至全国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而与此同时,江苏省又是全国水稻氮肥单位面积投入量最高的地区之一,据我们最近的调查数据,江苏省水稻氮肥用量总体为351kgN/hm
目前,针对水稻化肥减量的技术模式主要包括两类,一是通过增加施用有机肥、秸秆还田等土壤培肥措施来减少化肥用量,二是通过研发缓释肥料、控释肥料、稳定性肥料等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新型肥料来减少化肥用量。但是,由于有机肥施用量大、费力费工,缓控释和稳定性肥料等新型肥料价格高、缺乏有效的轻简化施肥技术模式,推广效果始终不理想。目前,江苏苏南水稻生产中使用有机肥的比例仅为5.43%,江苏全省也仅为5.60%,使用新型肥料的比例还不到5%。因此,在水稻化肥减量中,急需一种操作简便、经济可行的轻简化化肥减量技术模式。
施肥次数多是苏南地区化肥过量投入的主要原因之一。江苏省苏南地区,水稻一般要施肥4次(基肥、分蘖肥、拔节孕穗肥、促花保花肥),据调查实物施用量(复合肥、尿素和氯化钾)大约1000kg/hm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苏南单季粳稻的施肥技术模式,以解决现有施肥技术存在的化肥用量大、施肥次数多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41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健康理疗服务的智能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抗紫外线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