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木的移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4182.0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2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闫永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永健 |
主分类号: | A01G23/04 | 分类号: | A01G23/04;A01G7/06;A01G13/00;C05G3/00;C05G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0 | 代理人: | 张建 |
地址: | 723000 陕西省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木 移植 方法 | ||
本发明树木的移植方法涉及园林领域,具体涉及树木的移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移植树木,选择发育充实、生长健壮且无病虫害的树木;树木修剪及断根,树木移植前1‑2年,进行断根处理,以树木为中心,挖掘环形沟槽,环形沟槽的半径为树干直径的5‑7倍,环形沟槽的深度为50‑100cm,宽度为30‑40cm,将环形沟槽内的树根切断,断根缩坨处理后,将环形沟槽进行回填;树木移植前1‑2年,进行修剪处理,以树木为中心,以树干直径的3‑4倍为半径修剪树枝,树枝剪口涂抹防腐剂;本发明通过移栽前对树木进行断根及修剪,减少蒸腾面积,移栽后采用泥浆填充树根,对树根不会在成挤压,树根回复迅速,同时涂抹防腐剂和喷洒生长素和微肥的混合液,促进伤口愈合,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成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林领域,具体涉及树木的移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和绿化水平的提高,树木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类绿化工程,它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出现绿化效果,改变城市景观,树木移植的意义及作用:质量高、见效快,植物造景的效果突出,树木移栽的负面影响:经济投入大,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及雄厚的经济基础,破坏原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过重修剪的树木视觉效果差,部分移栽后恢复太慢;树木移栽后难成活的原因:树木伤根后恢复困难,根系分布广,而挖掘幅度不够,保留吸收根少,蒸腾面积远大于吸收面积,造成树木移植后死亡率高,现有方法存在明显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成活率高,确保绿化效果的树木移植方法。
本发明树木的移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选择移植树木,选择发育充实、生长健壮且无病虫害的树木;
第二步,树木修剪及断根,树木移植前1-2年,进行断根处理,具体是:以树木为中心,挖掘环形沟槽,环形沟槽的半径为树干直径的5-7倍,环形沟槽的深度为50-100cm,宽度为30-40cm,将环形沟槽内的树根切断,断根缩坨处理后,将环形沟槽进行回填;
树木移植前1-2年,进行修剪处理,具体是:以树木为中心,以树干直径的3-4倍为半径修剪树枝,树枝剪口涂抹防腐剂;
第三步,树木移栽,在10月中旬至来年4月中旬对树木进行移栽,挖掘时,以树木为中心,挖掘移植坑,移植坑的半径大于环形沟槽半径15-20cm,挖出树木,移栽时,标记树木朝阳面,然后将树木移植到定植坑内,定植坑的深度大于树木原种植深度6-10cm,然后在定植坑内灌水搅拌,将定植坑内泥水搅拌成泥浆,在此过程中添加底肥,且泥浆在定植坑内的深度为20-30cm,将移植树木的树根放入定植坑中,将树木扶正后,回填打碎后的细土,细土回填厚度为10-15cm,最后回土填至树木原种植痕迹,回填过程中,回填土踏实,并设置拦水的围堰;
第四步,移栽后管理,树木移栽完成后,立即进行浇第一次定根水,定根水浇透,隔天在树木的叶、杆上上喷水和生长素及微肥的混合液,然后再连续浇水3-5次,浇水频率为每7天浇水一次,20-45天后对树木喷洒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杀虫剂溶液,连喷两次,每次间隔7-10天,树木发芽时,喷洒0.2-0.5%的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混合液。
优选地,底肥为3-4份威兰胶、2-2.5份尿素,0.3-1份磷酸二氢钾、0.2-0.4份硫酸钠、1-2份七水硫酸镁、2-3份七水硫酸锌、2-3份硼砂。
优选地,在所述断根缩坨时,保留直径大于2.5cm的树根。
优选地,树木移栽后用泥炭土、腐殖土或树叶、秸秆以及地膜对定植坑土面进行保温。
本发明通过移栽前对树木进行断根及修剪,减少蒸腾面积,移栽后采用泥浆填充树根,对树根不会在成挤压,树根回复迅速,同时涂抹防腐剂和喷洒生长素和微肥的混合液,促进伤口愈合,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成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永健,未经闫永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41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