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工程屋面渗漏探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3473.8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1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葛建;汤金华;戴世明;吴志强;海潮;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职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K11/32 | 分类号: | G01K1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梁金娟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工程 光纤监测 渗漏 渗漏探测 屋面结构 网格 屋面 建筑物 分布式光纤测温 温度梯度变化 屋面渗漏问题 分布式光纤 全寿命周期 连续监测 缺陷位置 施工阶段 原理设计 耦合关系 渗流场 温度场 敷设 校准 调制 施工 网络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屋面渗漏探测方法,利用分布式光纤测温原理设计光纤监测网格,在建筑工程屋面结构施工阶段完成分布式光纤回路的敷设,建筑工程屋面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光纤监测网络的连接、调制以及校准,通过测定光纤监测网格范围内温度梯度变化,利用渗漏形成的渗流场与温度场之间的耦合关系指示建筑物渗漏缺陷位置。本发明能在建筑物全寿命周期对屋面渗漏问题实现实时、连续监测,能准确确定渗漏部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渗漏探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屋面渗漏探测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物屋面渗漏问题一直是困扰用户的房屋建筑通病之一,由于屋面渗漏造成的建筑结构耐久性下降、热工性能降低、装饰构造霉变等直接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根据2014年住建部对全国100个大中城市的建筑抽样调查显示,在调查的2072幢建筑中,存在渗漏问题的有725幢,占调查建筑物总数的35%,而存在渗漏隐患的则更过,每年我国用于屋面维修方面的花费多达数百亿元。
由于屋面渗漏具有隐蔽性强、干扰因素多等特点,此外,屋面防水材料性能会随使用年限的增加逐渐下降,这些都给建筑屋面渗漏问题的维修和治理带来很大困难,很多建筑屋面虽经反复维修,屋面渗漏仍然无法根治。产生屋面渗漏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从渗漏维修的角度讲,准确、及时地发现渗漏隐患位置无疑是攻克渗漏问题的关键环节。
分布式光线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光纤内部的自发射现象的温度特性,利用光时域反射测试技术,将较高功率的窄带光脉冲输入光纤,然后将返回的散射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探测并记录下来。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基于背向散射机理,光纤的背向散射光强变化具有温度测量的实际用途,解译背向散射光强,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温度场的时空信息。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所使用的光纤既是温度感应探头,又是测温信号的传输载体,能够做到在空间上的连续测温。由于光纤信号传输速度为光速,从激光发射机发出的光信号极短时间内就能完成一次光纤回路的测温,因此可以做到时间方面对光纤所处环境温度的连续监测。
目前的研究主要涉及对分布式光纤在堤坝、挡水结构等水工建筑中的使用,且对渗漏位置分析方法主要为定性分析,如中国发明专利CN1301339A、CN101490522A以及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555671U所述。在建筑工程方面的应用较少,仅涉及被浇筑在建筑主体钢筋结构中用于检测主体结构变形、渗漏湿度、应变、压力、粘度等物理量,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5157753A所述,而针对建筑工程屋面渗漏开展的专题研究目前仍处于空白阶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屋面渗漏检测方法,能在建筑物全寿命周期对屋面渗漏问题实现实时、连续监测,能准确确定渗漏部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屋面渗漏探测方法,利用分布式光纤测温原理设计光纤监测网格,在建筑工程屋面结构施工阶段完成分布式光纤回路的敷设,建筑工程屋面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光纤监测网络的连接、调制以及校准,通过测定光纤监测网格范围内温度梯度变化,利用渗漏形成的渗流场与温度场之间的耦合关系指示建筑物渗漏缺陷位置。
其中,所述建筑工程屋面结构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结构层、衬垫层和楼地面,所述光纤监测网格设于结构层和衬垫层之间。
优选的,所述分布式光纤回路包括光纤监测网格和监测主机。
其中,光纤监测网格范围内温度的测定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职业大学,未经南通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34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