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对电池托盘限位的第二限位结构及电池托盘固定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62916.1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2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远;张桂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南涪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 |
代理公司: | 重庆飞思明珠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8 | 代理人: | 刘念芝 |
地址: | 408000 重庆市涪陵区鹤***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托盘 竖向 压紧机构 固定架 限位结构 限位 垫块位置 固定工装 下压机构 侧边缘 下压 驱动 驱动杆 位置处 下压部 垫块 涂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对电池托盘限位的第二限位结构,设于电池托盘涂胶固定工装的固定架上以从竖向方向对电池托盘进行限位,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固定架上相应于所述电池托盘的两相对侧边缘位置处的第一竖向压紧机构及第二竖向压紧机构,所述第一竖向压紧机构及第二竖向压紧机构用于下压所述电池托盘至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第一竖向压紧机构及第二竖向压紧机构均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相应于所述电池托盘的相应侧边缘位置的垫块以及相应于所述垫块位置处的下压机构;所述下压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上相应于所述垫块位置处的第三驱动部以及与所述第三驱动部的驱动杆连接的用于下压所述电池托盘的下压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电池托盘限位的第二限位结构及电池托盘固定工装,尤其涉及一种托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的电池托盘涂胶时对其进行竖向固定限位的用于对电池托盘限位的第二限位结构及电池托盘固定工装。
背景技术
托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托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等,托新能源汽车上的电池利用电池托盘进行托起支承,以使电池置于汽车相应位置处。电池托盘一般由托盘底板、绕托盘底板边缘围设的侧挡等等,托盘底板与侧挡之间一般通过焊接成一体,焊接后容易有焊接缝,对于这些焊接缝的密封需要通过涂胶密封。因此,需要提供一套专用于汽车托盘涂胶用的固定工装,以保证电池托盘的限位固定、保证涂胶工艺的效率和精确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有效从竖向对电池托盘进行限位以防止其在竖向及横向上移动的用于对电池托盘限位的第二限位结构及电池托盘固定工装。
提供一种用于对电池托盘限位的第二限位结构,设于电池托盘涂胶固定工装的固定架上以从竖向方向对电池托盘进行限位,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固定架上相应于所述电池托盘的两相对侧边缘位置处的第一竖向压紧机构以及第二竖向压紧机构,所述第一竖向压紧机构及第二竖向压紧机构用于下压所述电池托盘至所述固定架上,从而从竖向上压紧所述电池托盘;
所述第一竖向压紧机构及第二竖向压紧机构均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相应于所述电池托盘的相应侧边缘位置的垫块以及相应于所述垫块位置处的下压机构,所述电池托盘置于所述垫块上;所述下压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上相应于所述垫块位置处的第三驱动部以及与所述第三驱动部的驱动杆连接的用于下压所述电池托盘的下压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驱动部的驱动杆朝上且与所述下压部远离电池托盘的非下压端枢接;所述下压机构还包括设于与述下压部下方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上端与所述下压部枢接,且所述支撑部与所述下压部的枢接点位于所述驱动杆与所述下压部的枢接点的里侧。
进一步的,所述下压部为下压杆,所述下压杆具有一体成型的第一水平段、由所述第一水平段的里端向上且向里倾斜延伸形成的倾斜段以及由所述倾斜段的上倾斜端水平向里延伸的第二水平段,所述第二水平段上远离所述第一水平段的一端为下压端,所述下压端位于所述垫块的正上方;所述第一水平段的高度低于所述电池托盘顶面的高度,所述第二水平段高于所述第一水平段;所述第三驱动部的驱动杆与所述第一水平段远离所述电池托盘的非下压端枢接,所述支撑部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水平段枢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水平段的非下压端设置有两枢接耳,在所述驱动杆的上端横穿有一第三枢轴,所述第三枢轴的轴向与所述电池托盘相应侧边缘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水平段的两枢接耳与所述第三枢轴枢接以使所述下压杆能够绕该第三枢轴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三气缸的驱动杆与所述电池托盘之间的位置处且位于所述第一水平段的正下方;所述支撑部包括一安装座以及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枢接件,所述枢接件的下端与所述安装座枢接,所述枢接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水平段枢接,以使得所述第一水平段能够绕该枢接点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南涪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南涪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29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