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藜麦薯泥食品的3D打印材料及3D打印藜麦薯泥食品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2029.4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9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陆国权;马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7/10 | 分类号: | A23L7/10;A23L19/10;A23P3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云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4 | 代理人: | 张骁敏 |
地址: | 311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藜麦薯泥 食品 打印 材料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藜麦薯泥食品的3D打印材料及3D打印藜麦薯泥食品的方法,具体涉及3D食品制作领域,以重量份数计,该3D打印材料包括如下成分:薯泥60~75份、藜麦粉3~7份、白砂糖5~10份、柠檬酸0.05~0.1份、黄原胶0.15~0.25份、水10~20份。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预设配比使得各组分的粘度、水分及油分均适中,防止在3D打印的过程中发生坍塌;2、因此,本发明将藜麦粉和薯泥混合在一起制成食品不仅口感上佳,而且营养价值非常高,两种组分中的营养元素实现互补,具有协同增益的效果,适宜不同人群食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食品制作领域,具体为一种藜麦薯泥食品的3D打印材料及3D打印藜麦薯泥食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3D打印是快速成型技术中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将3D打印的材料换成可食用的食品材料,通过3D打印技术可将食品材料制成各式各样的形状。相比于传统方法采用模具将食品印制成不同形状而言,操作更加方便,成本也更加低廉。同时,通过3D打印的方式让食品更加科学化、娱乐化及个性化,通过更加科学化的数据,定量输出,形成3D食品,更加方便人们控制食品中的营养元素的种类及含量。
应用3D打印技术制作不同形状的食品时,其对于3D打印材料的要求非常高。3D打印材料的粘度、水分及油分均要适中,否则食品材料挤出成型后,极易坍塌。
专利申请号为2016105749646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番茄米粉3D打印食品材料及其加工方法,该番茄米粉3D打印食品材料公开了番茄米粉的组分,且在3D打印步骤中通过加入成型剂A和成型剂B来塑性,防止坍塌。然而上述3D打印步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非常麻烦。在3D打印食品材料上控制其粘度、水分及油分,从而不必在后续3D打印过程中额外增加成型剂是技术人员亟待攻克的难关。
并且,现有技术中关于3D打印薯泥食品的技术还未见,因此研发人员有必要研究更多种类的3D打印的食品材料,以拓宽3D打印技术在食品制作领域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藜麦薯泥食品的3D打印材料及3D打印藜麦薯泥食品的方法。本发明的第一个发明点的优点在于:1、通过预设配比使得各组分的粘度、水分及油分均适中,防止在3D打印的过程中发生坍塌;2、藜麦薯泥食品口感佳且藜麦富含多种氨基酸及其他营养元素,具有增强机体功能、修复体质及调节免疫的神奇功效。本发明的第二个发明点的优点在于: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薯泥食品,可实现薯泥食品种类的多元化、个性化及自动化制作,既降低了生产成本也使得薯泥食品的制作过程更加简便,还可人为地控制食品中的营养元素的种类及含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藜麦薯泥食品的3D打印材料,以重量份数计,该3D打印材料包括如下成分:薯泥60~75份、藜麦粉3~7份、白砂糖5~10份、柠檬酸0.05~0.1份、黄原胶0.15~0.25份、水10~20份。
其中,甘薯具有防便秘、减肥瘦身、增强免疫力、抗氧化、防癌、抗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预防衰老的神奇功效。此外,薯泥中含有丰富的糖、膳食纤维素及多种维生素,是一种营养成分非常丰富的粗粮。因此,本发明将藜麦粉和薯泥混合在一起制成食品不仅口感上佳,而且营养价值非常高,两种组分中的营养元素实现互补,具有协同增益的效果,适宜不同人群食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20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