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2‑C5烯烃尾气的低温冷凝分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1242.3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5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孙民;厉彦忠;张伟华;谭宏博;蒋宇鑫;陈思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伟华;孙民;陈思远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B01D5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和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14 | 代理人: | 邱玲,邓江红 |
地址: | 213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2 c5 烯烃 尾气 低温 冷凝 分离 方法 | ||
1.一种C2-C5烯烃尾气的低温冷凝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对C2-C5烯烃尾气采用换热器进行换热降温,换热降温后的气体经第一气液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
(2)分离后得到的气体进入膨胀机膨胀至低压,膨胀机输出功用于发电机组进行发电;
(3)膨胀后的气体经第二气液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从第二气液分离器排出的气体与换热器中的C2-C5烯烃尾气进行换热后达标排放;
第一气液分离器、第二气液分离器排出的液体烯烃经增压后送入其他工艺流程中作为原料再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2-C5烯烃尾气为含有丙烯的尾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含有丙烯的尾气采用一级换热器进行换热、换热后的气体进入第三气液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在第三气液分离器中尾气的高沸点组分被冷凝分离出来,经液体出口排出,分离后得到的气体采用二级换热器进行换热、换热后的气体经第一气液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
(2)分离后得到的气体进入膨胀机膨胀至低压,膨胀机输出功用于发电机组进行发电;
(3)膨胀后的气体经第二气液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从第二气液分离器排出的气体依次与二级换热器、一级换热器中含有丙烯的尾气进行换热后达标排放;第一气液分离器、第二气液分离器排出的液体进入第一真空绝热贮罐中,第一真空绝热贮罐流出的液体烯烃经增压后送入其他工艺流程中作为原料再利用;第一真空绝热贮罐流出的处理气进行火炬燃烧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含有丙烯的尾气采用一级换热器换热至0~5℃、换热后的气体进入第三气液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在第三气液分离器中尾气的高沸点组分被冷凝分离出来,经液体出口排出,分离后得到的气体采用二级换热器进行换热至-107.2℃~-95.2℃、换热后的气体经第一气液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
(2)分离后得到的气体进入膨胀机膨胀至0.26MPa~0.34MPa,膨胀机输出功用于发电机组进行发电;
(3)膨胀后的气体经第二气液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从第二气液分离器排出的气体依次与二级换热器、一级换热器中含有丙烯的尾气进行换热后达标排放;第一气液分离器、第二气液分离器排出的液体进入第一真空绝热贮罐中,第一真空绝热贮罐流出的液体烯烃经第一低温泵增压至2.6-5MPa后送入其他工艺流程中作为原料再利用;第一真空绝热贮罐流出的处理气进行火炬燃烧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第一气液分离器排出的液体进入第一真空绝热贮罐中,第二气液分离器排出的液体进入第二真空绝热贮罐中,从第二真空绝热贮罐流出的液体经第二低温泵增压至1.65-3MPa后进入第一真空绝热贮罐中,第一真空绝热贮罐流出的液体烯烃经第一低温泵增压至2.6-5MPa后送入其他工艺流程中作为原料再利用;第一真空绝热贮罐、第二真空绝热贮罐流出的处理气均进行火炬燃烧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第一真空绝热贮罐的储存压力为1.65-3MPa;第二真空绝热贮罐的储存压力为0.1-0.4MPa。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膨胀机输出功用于发电机组进行发电的方法如下:膨胀机输出轴与减速箱输入轴传动连接,减速箱输出轴与发电机输入轴传动连接;膨胀机输出功驱动发电机转动,进行并网发电;对外输出电功。
8.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第二气液分离器、第三气液分离器中均含有丝网除雾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网除雾器过滤丝网的孔径为500-1000目。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膨胀机的膨胀压比为4.8~5.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伟华;孙民;陈思远,未经张伟华;孙民;陈思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124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诊治肺腺癌的分子标记物
- 下一篇:溶剂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