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的沙丁胺醇药物盐-甲酸沙丁胺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0911.5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3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举;赵培侠;和萌林;申艳敏;赵俊廷;朱春山;刘广宇;孙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13/08 | 分类号: | C07C213/08;C07C215/60;C07C51/41;C07C53/06;A61P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沙丁胺醇 药物 甲酸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新的沙丁胺醇药物盐-甲酸沙丁胺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沙丁胺醇化学名为1-(4羟基-3羟甲基苯基)-2-(叔丁氨基)乙醇,又名咳喘宁,是一种选择性的β2受体激动剂,用于治疗喘息型支气管炎等病症。由于溶解度较小,且单一的沙丁胺醇药物会对人体健康具有一些副作用问题,多用成盐方法改善药物性能,市场上多以其硫酸盐和盐酸盐的形式存在,以改善其溶解度和药效。
目前市售的沙丁胺醇盐种类并不多,因此对沙丁胺醇做进一步的成盐探索与研究仍是很有必要的。
目前还没见有关甲酸沙丁胺醇的任何报道。
甲酸沙丁胺醇如(I)所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用以下至少一种方法来表征甲酸沙丁胺醇:IR在3450、3170、3043、2981、2800、1593、1509、1448、1373、1349、1274、1200、1112、1080、1037、999、817、540和454cm-1处出峰;X-射线衍射在10.2、10.5、16.4、16.7、19.1、20.5、22.2、23.2、24.3和28.9°2θ处出峰;或H1-NMR(DMSO-d6,500MHz):δ8.40(s,1H),7.32(d,J=1.9Hz,1H),7.06(dd,J=8.2,2.1Hz,1H),6.75(d,J=8.2Hz,1H),4.70(dd,J=10.0,2.8Hz,1H),4.48(s,2H),2.97–2.63(m,2H),1.22(s,9H);或DSC曲线在140℃-163℃温度范围内出现吸热峰且熔融时发生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甲酸沙丁胺醇的分子结构式
图2为甲酸沙丁胺醇的FT-IR图谱
图3为甲酸沙丁胺醇的H1-NMR图谱
图4为甲酸沙丁胺醇的XRD图谱
图5为甲酸沙丁胺醇的DSC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沙丁胺醇药物盐-甲酸沙丁胺醇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以沙丁胺醇和甲酸为原料,在比例为1:1~1:1.5的条件下,将甲酸的醇溶液滴加到含有一定量的沙丁胺醇的醇类溶液中,之后搅拌3~4h,室温自然挥发溶剂,待有大量晶体后过滤,再用乙醇重结晶后,过滤即得到甲酸沙丁胺醇。产率通过直接称重计算,产率=实际产品质量/理论产品质量。
上述方法中,所用的醇是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所用醇类溶剂的用量为50~150mg溶质/g溶剂。
实施例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在Prestige-21红外分光光度计上进行,样品以KBr做本底,在4000-400cm-1范围内扫描16次。红外图谱见附图2。
核磁共振氢谱(H1-NMR)在Bruker AVANCE 500兆核磁共振仪上进行,以DMSO-d6为溶剂,溶解5mg样品于核磁管内。其图谱见附图3。
X射线粉末衍射(XRD)在配有Cu-Ka的Rigaku MiniFlex600型的X射线粉末衍射仪上进行,在5-45°2θ范围内,扫描速率约为10°/min。粉末衍射图谱见附图4。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在PerkinElmer DSC 8000型差示扫描量热仪上进行,样品重量约2mg,用带有1个孔的坩埚,在氮气流速20mL/min,升温速率为10℃/min的条件下在25到250℃温度范围内对样品进行扫描。DSC曲线见附图5。
实施例1:
将含有0.46g甲酸的甲醇溶液,在磁力搅拌下滴加到含有沙丁胺醇原料2.40g的甲醇溶液中,待滴加完全后,继续磁力搅拌反应4h,之后将反应液倒入100ml烧杯中,常温下自然挥发溶剂,待有大量晶体生成时,过滤回收晶体,然后再用乙醇重结晶2次,65℃真空干燥24h后计算产率,产率为70%。
实施例2:
将含有0.23g甲酸的甲醇溶液,在磁力搅拌下滴加到含有沙丁胺醇原料1.20g的甲醇溶液中,待滴加完全后,继续磁力搅拌反应3h,之后将反应液倒入100ml烧杯中,常温下自然挥发溶剂,待有大量晶体生成时,过滤回收晶体,然后再用乙醇重结晶2次,65℃真空干燥24h后计算产率,产率为6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业大学,未经河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09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