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流水质净化系统及其建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0906.4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5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禹;张赫然;祝存冠;朱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洁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李树志 |
地址: | 810000 青海省***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湿地 自然河流 河流水质净化系统 石笼 闸坝 水质净化过程 水质 水体环境 建造 汇合 生态 综合治理 达标 上游 建设 | ||
本发明属于水体环境综合治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河流水质净化系统及其建造方法,该系统包括自然河流(1)、建设于自然河流(1)两侧的生态石笼(2)和人工湿地(8),人工湿地(8)的一端通过闸坝(9)和自然河流(1)的上游连接,另一端与自然河流(1)的下游汇合,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河流水质净化系统,通过生态石笼和人工湿地的共同作用,实现水质净化过程,易操作、成本低;同时该系统可以根据水质情况及水量大小通过闸坝来控制人工湿地入水量,保障水质达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体环境综合治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河流水质净化系统及其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河流水质不断恶化,许多河流由于工厂的排污和日常生活用水的流入而变得浑浊,部分河流出现黑臭现象,水质劣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Ⅴ类水体。
目前,对于这种河流污染治理的现有方法和技术主要有底泥挖掘、曝气法、微生物法等,这些方法虽然对河流水质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却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底泥挖掘投资巨大,虽能一时改善水质,但不能持久;曝气法运行成本高;微生物法不仅投资大,而且还存在着安全性方面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生活环境越来越重视,因此,河流污染的治理工作也成为重点。因而,寻求一种经济、安全、效果良好且稳定的河流水质净化系统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河流水质净化系统,通过生态石笼和人工湿地的共同作用,实现水质净化过程,易操作、成本低、可以根据水质情况及水量大小来控制入湿地水量,保障水质达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河流水质净化系统,其特点在于:包括自然河流1和建设于自然河流1两侧的生态石笼2,生态石笼2用于净化进入自然河流1的河水。
所述生态石笼2建设于河流入水口3;
所述生态石笼包括碎石4、金属网5、培养基层6和湿生植物7;
自然河流1河岸两侧铺设金属网5,金属网5内填充碎石4,用金属网5包裹碎石4;
所述碎石4的上方铺设培养基层6,培养基层6由无纺布包裹;
所述培养基层6上方栽植湿生植物7。
该系统还包括人工湿地8,人工湿地8与自然河流1连接。进一步地,人工湿地8的一端与自然河流1的上游通过闸坝9连接,人工湿地8的另一端与自然河流1的下游汇合,如果进入自然河流的水流量比较大,可以通过闸坝9来控制进入人工湿地的水流量。
进一步地,所述碎石4的粒径为10~30cm,碎石4的填充高度低于常水位线15~25cm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网5的网孔直径小于最小碎石3的粒径。
进一步地,所述湿生植物7为芦苇、菖蒲、香蒲、千屈菜、水葱、茭白中的一种或多种。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建造河流水质净化系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建设石笼:在自然河流1的两侧铺设金属网5,金属网5内填充碎石4,建成石笼;
铺设培养基层:在石笼的上方铺设土壤培养基层6,培养基填装于无纺布内;
栽植植物:培养基层6上栽植湿生植物7;
建设人工湿地:在自然河流1上开设一条支流,形成人工湿地8,人工湿地8位于生态石笼2的下游。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网5表面涂有防腐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培养基层6的厚度为10~2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洁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海洁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09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