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质颗粒燃料双态燃烧炉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59988.0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6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武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国富 |
主分类号: | F24H1/46 | 分类号: | F24H1/46;F24H9/18;F24H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28000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颗粒 燃料 燃烧 | ||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颗粒燃料双态燃烧炉,包括炉膛(1)以及外围的水套(2),其特点是:炉膛(1)的上部设有平置的转轴(4),转轴(4)外围安装有翻板(5),翻板(5)平置时外侧边缘与炉膛(1)的内壁相吻合,至少一侧边缘的上方与进风孔(7)相对,形成一个燃烧室(6);炉膛(1)的下部是一个密闭的缓燃室(3)。有益效果是:适合燃用生物质颗粒燃料,燃料先进入燃烧室在平置翻板上面燃烧,达到指标时翻板翻动,燃料落到缓烧室,缺氧状态缓慢燃烧。可根据需要分别或同时提供急火和慢火,满足多种供热的需求。采用裂解气体二次燃烧、自动控制等设置,能大幅提高燃料的热效率,节省能源,减少污染,可望成为生物质颗粒燃料的适用炉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锅炉,即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双态燃烧炉。
背景技术
用农作物秸秆及杂草碎木粉碎压制而成的生物质颗粒燃料,因其热值高,排放少,原料广,成本低而深受市场青睐。可是,由于缺乏专用炉具,生物质燃料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目前,市场上多种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炉具,大多沿用了燃煤炉具的结构,主要由炉膛以及周围水套构成,燃料在炉膛内燃烧,热量通过周围的水套送往暖器或其他用热设备。可是,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燃烧特性与煤炭有很大的差别,不适于使用以煤炭为燃料的炉具。在实际应用当中,我们有时需要用到急火,有时需要慢火。例如炒菜、烧水等,最好是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的热量,因而需要急火。而室内供热等作业则需要能够长时间的持续缓慢供热,如果用急火持续的燃烧供热,就会造成室内温度过高,也会浪费燃料,大幅增加供热成本。此外,对于慢火来说,也需要以急火为基础,燃料最好是在急火燃烧一段时间之后再进入缺氧燃烧,才能更好的缓慢燃烧。否则,慢火的供氧量难以控制,助燃风太大容易过烧,助燃风太少容易熄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炉具多采用押火的办法,用劣质煤粉或泥土、灰烬等覆盖在炭火上面,使之在缺氧的条件下继续缓慢燃烧。这个方法操作繁琐,也不卫生,持续时间也比较短,在需要急火时转换困难,而且燃料在低温条件下裂解会形成大量有害气体,污染环境。可见,急火和慢火都是炉具所需要的。而现有的炉具只有一个炉膛,很难适应急慢两种不同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于使用生物质颗粒燃料,并能同时提供急火和慢火两种燃烧条件,能够满足急火和慢火两种需求,且操作方便,节省燃料,无污染排放的生物质颗粒燃料双态燃烧炉。
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研制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双态燃烧炉,包括炉膛以及外围的水套,其特点是:所述炉膛的上部设有平置的转轴,转轴外围安装有翻板,翻板平置时外侧边缘与炉膛的内壁相吻合,至少一侧边缘的上方与进风孔相对,形成一个燃烧室;炉膛的下部是一个密闭的缓燃室,缓燃室的上部开有排放孔,排放孔向外接出排放管,排放管经过水箱接入燃烧室的进风孔。
所述炉膛的外上方装有燃料斗,燃料斗下部设有送料搅龙,送料搅龙由电机带动,送料搅龙的出口与炉膛的投料口相对。
所述炉膛为竖立的圆柱形空腔,所配合的翻板为四块半圆状的板面,呈十字交叉状安装在转轴的外围。
所述翻板的板面上面装有一层通风网,通风网与翻板板面之间有间隙。
所述燃烧室的进风孔外面接有进风管,进风管外端装有风机。
所述进风管设在转轴内,进风管上开有多个向斜上方的进风孔。
所述排放管接在进风管的中部。
所述缓烧室的一侧开有可开关的清灰门,清灰门上设有可调整风量的控氧阀。
所述翻板有一片,翻板一侧通过转轴铰链在炉膛内壁上,在电机的带动下进行平置和下摆两个动作,翻板上设有长条状的阻挡条。
所述燃烧炉设有送料搅龙电机、风机电机、翻板电机和控徘阀电机,送料搅龙电机、风机电机、翻板电机以及控徘阀电机均设有遥控器或自动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国富,未经武国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99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