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桨叶叶根连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59909.6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5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智;何九领;李兵;昝丙合;刘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阳航空螺旋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1/20 | 分类号: | B64C11/20;B64C11/0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07105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桨叶 连接 结构 | ||
本发明属于机械结构设计,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桨叶叶根连接结构。本发明为实现复材主承力件碳大梁与金属叶根的可靠连接,先将碳大梁铺放在金属叶根上,碳大梁由多层碳纤维单向布和缎纹布构成;再在金属叶根弧形表面缠绕碳纤维,将碳大梁与金属叶根固定在一起。当螺旋桨旋转时,旋转带来离心载荷和气动载荷传递至叶根处,金属叶根的弧度外形和纤维缠绕能够防止碳大梁脱出,进而避免复合材料桨叶的损坏。叶根连接结构由原来个零件减少至个零件,本发明结构简单、重量轻、工艺性好,进而大大节约制造成本,明显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结构设计,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桨叶叶根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螺旋桨主要由金属桨毂和复合材料桨叶组成,见图1。为保证在起飞、爬升、巡航、着陆等所有飞行状态下,飞机螺旋桨均能保持最大效率,螺旋桨一般都会设计为自动变距螺旋桨,即:当飞行状态改变时,桨叶存在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而桨毂并不存在这个方向的旋转运动,所以,需要在桨叶与桨毂定心轴之间增加轴承连接。由于复合材料无法满足轴承配合的高精度尺寸,需要在复合材料桨叶根部预埋金属叶根。
因此,为保证螺旋桨工作时复合材料桨叶不会甩出,进而对飞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必须合理设计金属叶根与复合材料叶身之间的连接结构。现有的叶根连接结构见图2,共包含12个零件。这种结构的主要缺点是结构复杂、重量大、成型和装配工艺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
本发明技术方案:一种复合材料桨叶叶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叶根1、碳大梁2、桨根缠绕纤维3、蒙皮4和泡沫5;碳大梁2铺于金属叶根1表面,泡沫5安装在上下两个碳大梁2中间,桨根缠绕纤维3缠绕在碳大梁2外侧,蒙皮4将所有零件包裹成一个整体,金属叶根包括弧度外形6和翼型段7。
所述金属叶根1为柱状结构,中心设有与桨毂配合的台阶孔,端面四周均布了减重孔。
所述金属叶根1顶端设有凸台。
所述碳大梁2为薄壁壳体,内腔形状与金属叶根1一致,由2个碳大梁2围合成为一个整体罩状结构,贴合在金属叶根1的外表面。
所述桨根缠绕纤维3是一种碳纤维,牌号为T700SC-12000-50C。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为实现复材主承力件碳大梁与金属定心轴套的可靠连接,先将碳大梁铺放在金属叶根上,碳大梁由多层碳纤维单向布和缎纹布构成;再在金属叶根弧度表面缠绕碳纤维,将碳大梁与金属叶根固定在一起。当螺旋桨旋转时,旋转带来离心载荷和气动载荷传递至叶根处,金属叶根的弧度外形和纤维缠绕能够防止碳梁脱出,进而避免复合材料桨叶的损坏。叶根连接结构由原来12个零件减少至5个零件,本发明结构简单、重量轻、工艺性好,进而大大节约制造成本,明显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螺旋桨结构示意图
图2——现有技术叶根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叶根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1-金属叶根,2-碳大梁,3-桨根缠绕纤维,4-蒙皮,5-泡沫
图4——金属叶根结构示意图
其中,6-是弧度外形,7-是翼型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阳航空螺旋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惠阳航空螺旋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99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车辆自动驾驶的显示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共享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