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叠合式预制的两舱拼装管廊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59502.3 | 申请日: | 2017-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2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谢广恕;黄建波;廖云;徐奥;陈晨;王伟;林志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0 | 分类号: | E02D29/00;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5 | 代理人: | 娄岳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合 预制 拼装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叠合式预制的两舱拼装管廊结构,包括底板、垂直设置在底板中部的内墙板,以及垂直设置在底板两侧的外侧墙板,所述底板、内墙板和外侧墙板与设置在顶部的顶板围成两个舱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与内墙板连接的第一底板,以及两侧与外侧墙板连接的第二底板,该第二底板通过沿外侧墙板端面方向布置的多个顶撑与外侧墙板连接并浇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舱拼装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通过突起的吊模与内墙板连接并浇筑,该吊模与内墙板下端面间隙为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舱拼装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的两侧预留有钢板止水带施工缝。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两舱拼装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撑包括支撑管体、通过调节螺母与支撑管体连接的丝杆,以及设置在丝杆顶端的顶板。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两舱拼装管廊结构的施工方法,所述两舱包括左右分布的综合舱和天然气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现浇底板:
底板先期浇筑第一底板及吊模,第一底板的两侧分别预留有第二底板长度的距离不浇筑,先期浇筑内墙的吊模,第一底板的两侧钢板止水带方向向下,施工缝两侧设置钢丝网及方木封堵;
2)吊装中墙板:
吊装的中墙板两侧与先期现浇的第一底板对齐,并在高度上与吊模保持一定间隙,连续两段中墙板之间的长边混凝土墙间保持20mm间距,短边混凝土墙间保持300mm间距,并在两段中墙板之间绑扎钢筋;
3)吊装综合舱和天然气舱的外侧墙板:
吊装的外侧墙板在高度上与第一底板的上层钢筋对齐,连续两段外侧墙板之间长边混凝土墙间保持20mm间距,短边混凝土墙间保持300mm间距,并在两段外侧墙板之间绑扎钢筋;
4)吊装顶板,与两侧的外侧墙板搭接,连续顶板间搭接对齐;
5)在第一底板两侧变形缝处预制板正中位置、顶板变形缝上方10cm处安装钢边橡胶止水带;
6)安装中墙板、两侧外侧墙板和顶板的支撑系统;
7)将第一底板与内墙板、第二底板与外侧墙板、顶板与内墙板和外侧墙板之间进行浇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系统包括安装在综合舱一侧的中墙板支撑装置、安装靠两舱一侧的外侧墙板支撑装置,以及顶板支撑装置,其中中墙板支撑装置和外侧墙板支撑装置包括沿着变形缝位置向内间距设置的多个斜撑,多个斜撑共用一底部支撑槽,该斜撑上部安装在预制板的孔眼内;所述顶板支撑装置包括综合舱顶板支撑装置和天然气舱顶板支撑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墙板与底板连接处采用顶撑,在吊装外侧墙板前先调整顶撑上部顶板的标高,在安装外侧墙板后用水平管与中墙板进行标高调节,如标高不对齐,将顶板调节至标高位置,然后将外侧墙板放下,调节沿管廊里程方向及两侧方向的外侧墙板的顺直度及竖直度,最后固定顶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950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管架基础结构及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格宾石笼挡墙及其护坡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