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密闭正压无针接头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58933.8 | 申请日: | 2017-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2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闫红魁;张校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平安医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源友专利代理事务所43208 | 代理人: | 江妹 |
地址: | 415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密闭 正压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液用的安全密闭正压无针接头,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一般需要接头将药液注射设备与静脉留置针或留置导管相互连接,而实训加药等操作,而目前普遍使用的接头是正压无针接头。正压无针接头是一种在拔下输注接头时,能自动在管路上形成一个正向压力,将液体自动由管路推向人体,从而避免血液向针管的回流而引起堵管现象。
现有技术中,正压无针接头一般包括外壳、胶塞、底座等,其中胶塞作为阀芯对整个接头的密闭性至关重要。但因胶塞材质较软、机械强度较低、弹性回复速度慢,在胶塞回复过程中,易造成细菌入侵等情况发生,且胶塞受压变形轨迹不固定,容易产生漏液现象。
CN2015102128682公开了一种正压连接件,它包括无针接头和胶塞,无针接头包括接入端口、输出端口和一具有内腔的腔体,内腔内设有一内芯座,胶塞包括一实心部和空心部,实心部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凹槽,空心部的外壁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增加空心部弹性回复的筋肋,胶塞设置于无针接头的内腔中,并且实心部与无针接头的接入端口形成密封结构,空心部装接于内芯座。该申请通过在空心部的外壁设有至少一个筋肋,实现空心部的及时回弹,且筋肋的合理布置,能够限制胶塞的形变方向。但因实心部的凹槽是在侧壁上设有的,当接入输液设备时,在输液设备的挤压作用下,胶塞各个部位变形不一致,导致胶塞设有凹槽侧压缩形变大,而未设凹槽侧压缩形变小,致使胶塞实心部呈倾斜状进入内腔内,轻者,胶塞表面与接入端口内壁之间的周向间隙大小不均,影响输液液体流速,重者造成局部堵塞,而且且反弹时,仍旧存在被卡在内腔中的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保留现有正压无针接头功能的基础上密封性更好且更为安全的安全密闭正压无针接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密闭正压无针接头,包括外壳、弹性体、连接件、保护帽,外壳上、下两端分别成型有输液进口、以及与外部输液设备配合的输液出口且外壳内部成型有容置腔;弹性体设置在外壳的容置腔内且弹性体由实心部和空心部构成,弹性体的实心部与外壳到输液出口内壁紧密贴合形成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体的实心部加工有孔洞,弹性体的空心部外壁上加工有V字型弹力恢复筋;连接件包括弹性体承接座、保护帽连接座,其中弹性体承接座与弹性体空心部远离输液出口的一端连接,保护帽连接座与保护帽连接,连接件与外壳之间固定连接,连接件中心加工有供液体流动的通道,保护帽中心也开有供液体流动的通道。
优选地,上述孔洞为菱形孔洞或异形孔洞。
优选地,上述V字型弹力恢复筋为多个且在弹性体空心部外壁上、下错位分布,所有的V字型弹力恢复筋的开口朝向弹性体空心部外壁中心。
优选地,外壳的输液出口与外部输液设备之间为螺纹紧配合。
优选地,上述弹性体所用材质为记忆硅胶材料。
优选地,弹性体的实心部与空心部连接处外周加工有斜面堵,对应地,外壳的输液出口底部加工有与斜面堵相配合的环形斜面,斜面堵偏离输液方向的角度为30-45°。
优选地,弹性体承接座与弹性体空心部远离输液出口的一端之间过盈配合,保护帽连接座内壁开有螺纹且与保护帽之间螺纹连接。
优选地,上述外壳与连接件之间采用钢铆接、粘接或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备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弹性体实心部加工菱形孔洞或异形孔洞,在接入外部输液设备时,弹性体实心部外周受到均匀挤压力而变形,实心部外端部平面变形成凹面,输液液体从实心部外周与外壳内容置腔之间的间隙留出,不会产生堵塞现象,而且在弹性体回弹时,能够平稳、直线回弹,弹性体不会卡在容置腔内;
2、V字型弹力恢复筋因合理的分布设计,能够在弹性体回弹时,从弹性体的中间向两边回弹,有效保证了弹性体的回弹效果;
3、连接件、保护帽等设置,能够在方便组装的基础上,有效防尘、防菌,提高了输液的安全性,避免造成隐患纠纷;
4、无针接头产生正压是由弹性体体积改变引起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拆除外壳后的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弹性体被外部输液设备挤压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平安医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平安医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89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静脉推注器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通过计重控制的输液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