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防栓的收缩隐蔽以及自伸展喷射高压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57581.4 | 申请日: | 2017-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5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费先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舟消防工程(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9/08 | 分类号: | E03B9/08;E03B9/14 |
代理公司: | 11562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杜权 |
地址: |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防栓 收缩 隐蔽 以及 伸展 喷射 高压 方法 | ||
1.消防栓的收缩隐蔽以及自伸展喷射高压水的方法,其步骤在于:
(一)伸展阶段;
S1:打开第一阀门,此时,导水孔四d与导流孔一接通,导水孔一a与导流孔二接通,水流由城市供水管道经连接嘴一进入第一阀门内的容水通道,进一步的,水流进入导水孔三cc,水流进入导水孔四d,随之,水流进入导流孔一,水流经过流道二进入导流孔四,进一步的,水流进入连通孔二,随之,水流进入接通槽,水流进入过渡空腔,水流与定位导通机构接触,在水压的作用下,水流推动第二消防立管沿第一消防立管中心轴线由第一消防立管的进水端向第一消防立管的出水端运动;
S2:在此过程中,开合组件在导向组件的导向下与第二消防立管同步伸出运动,驱动套筒与导向组件同步运动同时驱动套筒在引导杆以及驱动导槽的驱动下绕自身轴线顺时针转动,驱动套筒驱动圆盘同步转动,出水连接管b通过伸出孔a向外伸出,过渡空腔逐渐增大,容水空腔逐渐减小,容水空腔中的水和/或空气由流道三通过连通孔一进入导流孔三,进一步的,水流通过流道一进入导流孔二,随之,水流经导水孔一a进入容水间隙,最终水流通过连接嘴二排出第一阀门;
S3:直至定位导通机构运动至限位机构时,触发杆与限位内置台阶抵触,第二阀芯c克服第一弹簧c的弹性力向下运动,当限位凸条与限位内置台阶接触时,定位导通机构停止运动,第二阀芯c停止运动,此时,第一引流孔aa完全打开,水流通过第二引流孔b进入接通环槽a,进一步的,水流通过第一引流孔aa进入连接管,最终进入第二消防立管,此时,消防人员将消防水带与伸出的出水管连接管b连接,打开第二阀门,第二阀门用于控制出水连接管b与壳体二内腔在接通状态与断开状态之间的切换,水流由第二消防立管通过出水连接管b、第二阀门进入消防水带用于灭火救灾;
(二)过渡阶段;
S4:当使用完毕时,关闭第二阀门,将消防水带从出水连接管b上取下,关闭第一阀门,当第一阀门在处于由打开状态向关闭状态切换的过渡状态时,导流孔一、导流孔二均与第一阀芯之间处于断开状态,此时第二消防立管停止出水且仍处于伸展状态;
(三)收缩阶段;
S5:第一阀门完成过渡处于闭合状态,此时导水孔四d与导流孔二接通,导水孔二b与导流孔一接通,水流由城市供水管道经连接嘴一进入第一阀门内的容水通道,进一步的,水流进入水孔三cc,水流进入导水孔四d,随之,水流进入导流孔二,水流通过流道一进入导流孔三,进一步的,水流通过连通孔一进入流道三,水流进入容水空腔,水流与定位导通机构接触,在水压的作用下,水流推动第二消防立管沿第一消防立管中心轴线由第一消防立管的出水端朝向第一消防立管的进水端运动,定位导通机构与限位机构脱离配合,触发杆与限位内置台阶脱离,第二阀芯c在第一弹簧c的弹性力向上运动,第一引流孔aa被第二阀芯c封堵;
S6:在此过程中,开合组件在导向组件的导向下与第二消防立管同步收缩运动,驱动套筒与导向组件同步运动同时驱动套筒在引导杆以及驱动导槽的驱动下绕自身轴线逆时针转动,驱动套筒驱动圆盘同步转动,出水连接管b通过伸出孔a向内收缩,容水空腔逐渐增大,过渡空腔逐渐减小,过渡空腔中的水和/或空气由接通槽通过连通孔二进入导流孔四,进一步的,水流通过流道二进入导流孔一,随之,水流经导水孔二b进入容水间隙,最终水流通过连接嘴二排出第一阀门,直至第二消防立管完全收缩入第一消防立管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栓的收缩隐蔽以及自伸展喷射高压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导通机构包括与第二消防立管等径同轴布置且相互连接接通的连接管、与连接管同轴布置的导通块,所述的导通块为与第一消防立管内腔匹配且与第一消防立管内腔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圆柱体,导通块的中心开设有避让孔,避让孔内转动匹配安装有驱动杆,驱动杆一端与阀杆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消防立管内腔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的驱动杆内部沿其中心轴线开设有驱动孔,所述的阀杆伸入驱动孔内,阀杆可沿驱动孔的中心轴线运动且可接收驱动孔的驱动绕自身轴线旋转,且当定位导通机构运动至限位机构时,阀杆仍位于驱动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舟消防工程(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舟消防工程(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758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