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坭兴陶窑炉的扬灰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56134.7 | 申请日: | 2017-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6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施宝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钦州市宝业坭兴陶厂 |
主分类号: | F27D3/00 | 分类号: | F27D3/00;F27B17/00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5117 | 代理人: | 巢雄辉,汪治兴 |
地址: | 53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坭兴陶窑炉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坭兴陶窑炉的扬灰设备。
背景技术
钦州坭兴陶的“窑变”被誉为 “土与火的艺术”,是其他陶器绝无仅有的一项技术。窑变了的坭兴陶不需挂釉,经过打磨抛光后,即可产生出天蓝、古铜、墨绿、紫红等各种斑斓绚丽的自然色彩。在传统的烧制工艺中,炉膛扬灰是形成坭兴陶柴火本色窑变的关键成因,重要时间段的扬灰程度,决定成品的窑变品质,现有的炉膛扬灰是通过人工来进行的,不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还难以控制扬灰程度,从而使成品的品质不稳定。
公开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坭兴陶窑炉的扬灰设备,从而克服现有的坭兴陶烧制时通过人工来进行炉膛扬灰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成品的品质不稳定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坭兴陶窑炉的扬灰设备,其中包括推车、滑座、电机、挡板、搅拌轴、浆叶以及调整螺母,所述滑座以能够前后滑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推车上,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滑座上;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推车的前方,所述挡板上设置有一导向孔;所述搅拌轴的后端与所述电机连接,且所述搅拌轴活动穿过所述挡板的所述导向孔,所述搅拌轴的前端设置有所述浆叶;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外螺纹以与所述调整螺母进行啮合连接,所述调整螺母位于所述挡板的后方,且所述调整螺母大于所述导向孔。
优选地,所述滑座的前端设置有一轴承座,所述搅拌轴的后部通过轴承设置于所述轴承座上。
优选地,所述推车上设置有燕尾导轨,所述滑座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燕尾导轨进行配合的燕尾槽。
优选地,所述推车的前端设置有一限位板,所述搅拌轴活动穿过所述限位板,且所述限位板设置有一大于所述调整螺母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能够通过调整螺母来控制浆叶伸入到炉膛内的深度,从而便于根据不同的炉膛进行针对性调整,以适用于对不同的炉膛进行扬灰,且其由电机驱动搅拌轴进行转动来使浆叶在炉膛内扬灰,从而使得效率高且扬灰程度一致性好,以保证坭兴陶成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坭兴陶窑炉的扬灰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推车,2-滑座,3-电机,4-挡板,5-搅拌轴,6-浆叶,7-调整螺母,8-轴承座,9-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坭兴陶窑炉的扬灰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坭兴陶窑炉的扬灰设备包括推车1、滑座2、电机3、挡板4、搅拌轴5、浆叶6以及调整螺母7,参考图1,推车1设置有轮子,其可以是通过人工推动来进行移动。滑座2以能够前后滑动的方式设置于推车1上,优选地,推车1上设置有燕尾导轨,滑座2的底部设置有与燕尾导轨进行配合的燕尾槽。通过燕尾槽与燕尾导轨的配合能够使滑座2在推车1上进行稳定的直线滑移。
继续参考图1,电机3固定于滑座2上,以能够通过滑座2调整电机3在推车1上的前后位置。挡板4设置于推车1的前方,挡板4上设置有一导向孔;,挡板4大于炉膛的投料口。推车1移动到炉膛前时,直接使挡板4盖设在炉膛的投料口外,从而既能对推车1进行限位,又能避免炉膛扬灰时灰尘从投料口飘出来。搅拌轴5的后端与电机3连接,且搅拌轴5活动穿过挡板4的导向孔,搅拌轴5的前端设置有浆叶6,挡板4盖设在炉膛的投料口外时,搅拌轴4的前端的浆叶6便伸入到炉膛中的灰尘中,电机3驱动搅拌轴5进行转动,浆叶6便可在炉膛内进行自动扬灰。优选地,电机3为步进电机。且优选地,滑座2的前端设置有一轴承座8,搅拌轴5的后部通过轴承设置于轴承座8上,从而由轴承座8对搅拌轴5进行辅助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钦州市宝业坭兴陶厂,未经钦州市宝业坭兴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61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熔分炉炉顶结构
- 下一篇:一种节能式炼铁炉预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