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暖抑菌服装面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54335.3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1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徐京云;王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劲霸男装(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12;B32B27/40;B32B27/36;B32B9/02;B32B9/04;B32B3/24;B32B3/30;B32B2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刘燕武 |
地址: | 20006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暖 服装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装面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保暖抑菌服装面料。
背景技术
服装以面料制作而成,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呈现出自身的高贵完美,手感柔软。在服装大世界里,服装的面料五花八门,日新月异。但是从总体上来讲,优质、高档的面料,大都具有穿著舒适、吸汗透气、悬垂挺括、视觉高贵、触觉柔软等几个方面的特点。特别是,由于清洗频率相对较低,在保暖与抗菌性等性能方面就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而现有的服装面料往往难以满足同时兼具保暖、抗菌与舒适等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保暖抑菌服装面料。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保暖抑菌服装面料,包括从外到内依次复合的透明性微孔聚氨酯薄层、保暖层、抗菌布料层和里料层,其中,所述的保暖层采用由涤纶纤维与棉纤维交缠构成的纱线作为经纬纱交织而成,在涤纶纤维上设有远红外陶瓷粉颗粒。本发明的各层之间采用常用的如热压合、交编、缝制等方式复合即可。
优选的,所述的透明性微孔聚氨酯薄层密布有透气微孔,其孔径为 0.02-0.05μm。
优选的,所述的涤纶纤维为中空涤纶纤维,其中空部位存在静止空气。
优选的,所述的抗菌布料层采用由竹纤维与棉纤维交叉编织组成的抗菌纱线分别作为抗菌经纱与抗菌纬纱相互垂直交织而成,每股抗菌纱线的竹纤维与棉纤维交叉编织后形成多个交叉点,相邻两个交叉点之间形成交叉腔,相邻两股抗菌纬纱分别穿过同一股抗菌经纱上相邻的两个交叉腔,每股抗菌经纱的竹纤维与棉纤维分别穿过同一股抗菌纬纱上相邻的两个交叉腔,且每股抗菌经纱上的竹纤维或棉纤维与其相邻股抗菌经纱上的棉纤维或竹纤维一同穿过同一股抗菌纬纱的同一个交叉腔。
优选的,所述的里料层采用吸湿纤维氨纶包芯纱交织而成,在其贴身面上采用导湿纱线钩织形成点纹状凸起。
更优选的,所述的点纹状凸起围绕形成圆圈提花并以单元形式分布在里料层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保暖层采用中空涤纶纤维复合远红外陶瓷颗粒交织而成,远红外陶瓷粉颗粒在纺丝时即熔入涤纶单纤维中,它具有远红外线放射性能,当人们穿着和使用这种面料时,可以吸收太阳光等的远红外线并转换成热能,也可将人体的热量反射而获得保暖效果;此外,中空涤纶纤维的中空部位可存在大量静止空气,有效提高面料的热绝缘效果。
(2)采用透明性微孔聚氨酯薄层并设置微孔,一方面不影响保暖层的远红外线等的采集,另一方也具有一定的透气效果,使得面料制成的服装穿起来不会觉得闷。
(3)抗菌布料层中采用竹纤维复合棉纤维构成编织用纱线,一方面,竹纤维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可提高面料的抑菌防臭能力,另一方面,棉纤维良好的吸汗能力也可以进一步提高面料的吸湿能力。
(4)里料层采用透气保湿设计,首先,采用吸湿纤维氨纶包芯纱制成透气吸湿的针织组织结构,再利用导湿纱线钩织成点纹状凸起并浮于针织组织上,这样,借助导湿纱线良好的芯吸效应,具有导湿性能的点纹状凸起能将体肤表面汗液迅速传递至其围成的圆圈提花凹面的吸湿针织组织,使得贴身面始终保持干燥状态,有助于空气流动,改善织物透气性能,达到透湿透气之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抗菌布料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涤纶纤维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透明性微孔聚氨酯薄层,11-透气微孔,2-保暖层,21-涤纶纤维,22- 远红外陶瓷粉颗粒,23-中空部位,3-抗菌布料层,31-抗菌纬纱,32-抗菌经纱,33- 竹纤维,34-棉纤维,4-里料层,41-点纹状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保暖抑菌服装面料,其结构参见图1所示,包括从外到内依次复合的透明性微孔聚氨酯薄层1、保暖层2、抗菌布料层3和里料层4,其中,所述的保暖层2 采用由涤纶纤维21与棉纤维34交缠构成的纱线作为经纬纱交织而成,在涤纶纤维 21上设有远红外陶瓷粉颗粒22,参见图3。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透明性微孔聚氨酯薄层1密布有透气微孔 11,参见图1,其孔径为0.02-0.05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劲霸男装(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劲霸男装(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43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材料挤油辊用无纺布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吊灯(美人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