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园林储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53734.8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6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黄师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旭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E03F3/02;E01C11/22;A01G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李家恒 |
地址: | 54500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渗水管 渗水 集水总管 园林 出水管 蓄水管 海绵 连通 储水装置 细沙层 水龙头 横向铺设 集水方式 集水装置 径向布置 收集雨水 一端连接 管道式 进水管 进水孔 渗水砖 侧边 等高 均布 土壤 住宅 公园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园林储水装置,属于集水装置领域。包括渗水管,渗水管管壁上均布有径向布置的进水孔,渗水管外包裹有一层渗水棉,渗水管横向铺设在园林渗水道路下方,园林渗水道路由上至下依次为渗水砖、细沙层和土壤,渗水管位于细沙层底部;集水总管,集水总管沿园林渗水道路方向布置并埋设在园林渗水道路侧边,集水总管与渗水管一一连通并与渗水管等高;蓄水管,蓄水管埋设在集水总管正下方,并与集水总管通过进水管连通;出水管,出水管一端连接蓄水管,另一端位于地面上;以及水龙头,水龙头与出水管位于地面上的一端连通。本发明通过配合海绵式道路收集雨水,通过设置管道式集水方式,满足海绵公园及海绵住宅园林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水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园林储水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绿地面积逐渐减小,原本具有涵养水源功能的绿地、湿地、沟渠等区域大部分演化为硬化地面,致使城市在面临强降雨时仅能依靠市政管网排水,造成内涝灾害频发、径流污染严重;而暴雨过后却又陷入干燥缺水的窘境,热岛效应显著。
专利201410750485.6公开了一种设置在园林内的蓄水及智能灌溉装置,包括在园林雨水汇集区域开设有蓄水池,在蓄水池内设水泵,水泵的进水管位于蓄水池内,出水管与园林滴管系统连接,在水泵上设有启停控制芯片,启停控制芯片与连接在园林内的湿度检测探头连接。本发明通过在坡地园林雨水汇集区域开设蓄水池,在蓄水池内连接灌溉用水泵,在水泵上设有启停控制芯片,启停控制芯片与连接在园林内的湿度检测探头连接。该专利通过设置蓄水池实现雨水收集,但是这类的蓄水池占用地方大,在一个公园中需要开挖多个这样的蓄水池,维护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园林储水装置,通过配合海绵式道路收集雨水,通过设置管道式集水方式,满足海绵公园及海绵住宅园林的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园林储水装置,包括
渗水管,所述渗水管管壁朝上一侧均布有径向布置的进水孔,所述渗水管外包裹有一层渗水棉,所述渗水管横向铺设在园林渗水道路下方,所述园林渗水道路由上至下依次为渗水砖、细沙层和土壤,所述渗水管位于细沙层底部;
集水总管,所述集水总管沿所述园林渗水道路方向布置并埋设在园林渗水道路侧边,所述集水总管与渗水管一一连通并与渗水管等高;
蓄水管,所述蓄水管埋设在集水总管正下方,并与集水总管通过进水管连通;
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一端连接蓄水管,另一端位于地面上;以及
水龙头,所述水龙头与出水管位于地面上的一端连通。
本方案中,相比现有技术提出使用管道作为蓄水装置,通常管道一般作为排水装置,现有的蓄水装置多采用蓄水池,但蓄水池形式单一,无法兼具集水和排水的功能;本发明中通过设置蓄水管作为蓄水装置,并可以在大雨时候作为排水装置使用,这样可以同时兼顾集水和排水功能。而且在设置上可以获得更大的蓄水容积,可以很好配合城市海绵道路、公园等需要。
优选的,所述渗水管外还设有防挤压层,所述防挤压层为套设在渗水管外的塑料管,沿塑料管管壁上均布有径向布置的通孔;所述渗水棉设置在防挤压层与渗水管之间。防挤压层可以防止渗水棉被挤压,保证吸水吸水效果。
优选的,所述蓄水管两端设置有竖直设置的排水端,排水端与集水总管高度平齐并与园林中排水沟连通。这样可以在蓄水管蓄满时候充当排水管使用,同时保证道路不会集水。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位于蓄水管内一端连接有水泵。这样可以为水龙头供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旭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柳州旭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37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老污水连通管交替施工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排水兼通气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