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近海滩涂围塘堤坝围网养殖基地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53667.X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7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潘昀;桂福坤;王萍;冯德军;刘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60 | 分类号: | A01K61/6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围网 养殖池 堤坝 过水渠道 海水消毒 排水管道 养殖基地 围塘 连通 近海滩涂 围网养殖 尾水处理 纲绳 泵站 实质性效果 干净海水 结构安全 水体循环 保护网 防逃逸 可控性 缠结 阀门 浮球 索套 网衣 桩柱 基地 养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近海滩涂围塘堤坝围网养殖基地,堤坝围成养殖基地,养殖基地包括一个海水消毒池、一个尾水处理池、若干个养殖池、围网、排水管道和泵站;干净海水通过泵站进入海水消毒池,海水消毒池与其中一个养殖池通过过水渠道进行连通,若干个养殖池依次通过过水渠道进行连通,最后一个养殖池通过第一排水管道与尾水处理池连通;围网通过索套固定在堤坝上的桩柱上,围网顶部设有浮球,围网中部设有纲绳,纲绳用于保护网衣和防止网衣缠结。本发明的实质性效果是:养殖基地的堤坝外设有围塘,内部设有有堤坝和围网,结构安全,养殖产品的防逃逸性能高,各养殖池之间开有过水渠道以及排水管道和阀门,形成水体循环而且具有可控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类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近海滩涂围塘堤坝围网养殖基地。
背景技术
我国海水网箱养殖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近些年网箱养殖规模迅速发展,浅海围网养殖工程是一种典型的海洋设施养殖模式,现有的桩柱式围网型式的网衣与桩柱采用直接系缚和垂直固定的方式,对桩柱的抗拨、抗拉断和抗倾斜的设计要求较高,经济成本亦大,且在极端天气情况下易造成破坏,而悬索式和浮绳式围网型式比较适合小、中等面积养殖海域,难以应用于大型和大面积围网养殖工程中。利用新型堤坝围网工程技术,对已基本丧失滩涂功能的海陆结合地区进行改造处理,修建围塘围网养殖池,建设滨海渔业养殖基地。项目的建设可以部分减轻互花米草的蔓延危害,同时可以恢复并发展附近海域的生态。项目云营运期会部分解决优质鱼产品短缺的矛盾,带动当地居民就业,促进当地经济和水产品养殖的发展。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5776302 U,申请公布日2016年12月07日,公开了一种对虾养殖基地塘基,包括塘基本体,塘基本体包括基础地基,基础地基的内部设置有钢筋网层和混凝土桩,钢筋网层包括第一支撑主筋、第二支撑主筋、支撑副筋和支撑竖筋,基础地基上对称设置有混凝土墙,混凝土墙上设置有砖墙,基础地基的两侧均设置有斜坡,基础地基顶部砖墙靠近斜坡的一侧均设置有排水沟,斜坡的外侧面均设置有土工格栅,土工格栅远离斜坡的位置均设置有塑胶布,塘基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基础面层。该对虾养殖基地塘基增加了塘基本体的稳定性,使塘基本体更加稳固,避免了因塘基本体倒塌而给养殖者造成的经济损失,防止斜坡上的沙土滑落,有效避免了对虾在塘基上筑窝,从而达到保护塘基的目的。但是,上述基地塘基制作成本高,难以适用于大面积围网养殖和近海滩涂,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抵御海浪拍击、结构安全并能防止养殖产品逃逸的养殖基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能抵御海浪拍击、结构安全并能防止养殖产品逃逸的养殖基地。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近海滩涂围塘堤坝围网养殖基地,包括堤坝,所述堤坝的横截面为梯形,堤坝围成养殖基地,围绕着堤坝上依次插有若干根桩柱,所述养殖基地包括一个海水消毒池、一个尾水处理池、若干个养殖池、围网、排水管道和泵站,所述泵站位于堤坝上,用于抽取干净海水;干净海水通过所述泵站进入所述海水消毒池进行沉淀消毒,所述海水消毒池与其中一个养殖池通过过水渠道进行连通,若干个所述养殖池依次通过过水渠道进行连通,最后一个养殖池通过第一排水管道与所述尾水处理池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道设有控制阀门,所述尾水处理池通过第二排水管道将尾水排至堤坝外;所述围网通过索套固定在堤坝上的桩柱上,围网顶部设有浮球,围网中部设有纲绳,所述纲绳用于保护网衣和防止网衣缠结。
作为优选,所述围网上还设有锚绳,通过固定在堤坝上的斜拉锚绳将围网加固,富余一段网片栓系铁链铺设在海床上,用来防止鱼类逃逸。
作为优选,所述浮球的高度设为大于平均高潮位水体深度至少0.5m。
作为优选,所述养殖池挖掘的淤泥用于堆砌堤坝。
作为优选,所述堤坝的外围设有围塘,所述围塘为鱼鳞石塘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36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