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移动装置的微型投影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353557.3 | 申请日: | 2017-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5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 发明(设计)人: | 朱本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雷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3B29/00 | 分类号: | G03B29/00;H04M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555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移动 装置 微型 投影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移动装置的微型投影系统。
背景技术
投影仪在国家拉动内需的政策及人民收入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农村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投影机市场的快速增长。中国投影机产品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华北、华东、华南等大中型城市。教育、商务、政府、家庭娱乐是支撑中国投影机行业的四大主要消费群体。纵观中国投影机市场。无论是从产品的数量、质量还是品种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成熟程度,产品的普及应用使投影机在用户的心理定位从较为专业的显示设备向大众产品转变,行业的销售规模不断扩大。
但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投影系统比较庞大,不方便随身携带移动,在使用时需要单独搬运组装使用,费时费力,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更凸显了投影系统的携带不便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移动装置的微型投影系统。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基于移动装置的微型投影系统,包括移动电话、投影仪、显示屏,所述移动电话上设置有所述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上设置有扬声器,所述显示屏下设置有数字键盘,所述移动电话顶部设置有激光灯,所述移动电话底部设置有数据接口,所述数据接口旁设置有麦克风,所述麦克风旁设置有充电口,所述移动电话两侧设置有固定槽,所述移动电话背面设置有第一电池,所述第一电池上设置有输电板,所述移动电话下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所述投影仪,所述投影仪前设置有投影孔,所述投影仪后设置有第二电池,所述第二电池上设置有受电板,所述支撑架底部设置有防滑垫,所述支撑架下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设置有防滑座,所述支撑架两侧设置有固定钩。
上述结构中,将充电器插入所述充电口,电流给所述第一电池充电,所述第一电池通过所述输电板和所述受电板接触将电力传递给所述第二电池充电,拔下充电器,将所述移动电话带到投影位置,将所述固定钩从所述固定槽中扳开,将所述支撑架后的所述支撑杆展开放置于投影位置,手持所述移动电话,看着所述显示屏,操作所述数字键盘选择要投影的文件,所述投影仪将文件通过所述投影孔投射出来,将所述移动电话上的所述激光灯指向投影进行投影重点讲解,结束投影后,反向操作以上步骤,便于携带。
为了进一步提高微型投影系统的携带便利性,所述显示屏镶嵌在所述移动电话上,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移动电话使用卡扣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微型投影系统的携带便利性,所述输电板和所述受电板贴合,所述输电板镶嵌在所述第一电池上,所述受电板镶嵌在所述第二电池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微型投影系统的携带便利性,所述支撑杆分别与所述支撑架和所述防滑座使用铰链连接,所述防滑座粘贴在所述支撑杆底部。
为了进一步提高微型投影系统的携带便利性,所述第二电池与所述支撑架使用卡扣连接,所述防滑垫粘贴在所述支撑架底部,所述投影仪与所述支撑架使用螺栓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微型投影系统的携带便利性,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移动电话都呈长方形。
为了进一步提高微型投影系统的携带便利性,所述固定钩与所述支撑架使用铰链连接,所述固定钩钩挂在所述固定槽内。
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将微型投影系统连接在移动电话上,形成可随意拆分的统一整体,同时使用微型投影系统时,可以利用移动电话进行控制,提高了微型投影系统的携带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基于移动装置的微型投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基于移动装置的微型投影系统的移动电话后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基于移动装置的微型投影系统的支撑架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移动电话;2、扬声器;3、显示屏;4、数字键盘;5、充电口;6、数据接口;7、支撑架;8、麦克风;9、输电板;10、固定槽;11、第一电池;12、激光灯;13、第二电池;14、受电板;15、支撑杆;16、防滑座;17、投影孔;18、防滑垫;19、投影仪;20、固定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雷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雷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35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