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减震抗压型内饰板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53111.0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1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杜歆耘;陈伟;姜勇;钱帮龙;曹阳;王亮;兰官庭;孙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尚唯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12;B32B33/00;B32B25/04;B32B5/18;B32B5/02;B32B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胡定华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 抗压层 底板 安装槽 弹簧层 内饰板 塑料板 橡胶层 弹簧 车用 抗压 两层 保温泡沫板 弹簧接触 绝对优势 三层结构 市场空间 防火层 防水层 舒适度 空腔 无毒 上层 乘客 环保 制造 安全 生产 | ||
一种车用减震抗压型内饰板,包括表层的塑料板、中间的减震抗压层、底层的底板,所述减震抗压层与塑料板之间设有防水层,所述减震抗压层与底板之间设有防火层;所述减震抗压层上层设有空腔,该空腔内设有保温泡沫板;所述减震抗压层为三层结构,包括上、下两层的橡胶层以及中间的弹簧层,所述弹簧层内均匀置有若干弹簧,上、下两层的橡胶层在与弹簧接触处分别设有安装槽,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安装于对应的安装槽内。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生产制造容易,使用效果良好,具有绝对优势,改善和提升了乘客乘坐的舒适度,安全有保障,无毒、环保、成本低,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内饰板,具体是一种车用减震抗压型内饰板,属于汽车内饰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的生产能力和保有量都在快速增长,汽车生产能力的提高,带动了汽车内装饰物品的不断增长。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对于汽车内装饰物品的研发已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为达到较好的装饰效果,对汽车内装饰物品中每个产品的要求都很高,其中,汽车顶棚内饰板即是一个主要的装饰物品。
目前,汽车顶棚内饰板的结构是由基材、填充材料和表皮材料组成,可对汽车内部进行良好的装饰,增强人在车内的舒适感。但是,现有技术的汽车顶棚内饰板,抗断裂能力差、隔音降噪效果差且容易滋生细菌,已经严重影响车内乘客乘坐舒适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用减震抗压型内饰板,从而改善汽车内饰板的使用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车用减震抗压型内饰板,其特征是,包括表层的塑料板、中间的减震抗压层、底层的底板,所述减震抗压层与塑料板之间设有防水层,所述减震抗压层与底板之间设有防火层;所述减震抗压层上层设有空腔,该空腔内设有保温泡沫板;所述减震抗压层为三层结构,包括上、下两层的橡胶层以及中间的弹簧层,所述弹簧层内均匀置有若干弹簧,上、下两层的橡胶层在与弹簧接触处分别设有安装槽,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安装于对应的安装槽内。
所述塑料板表层设有活性炭纤维层。
所述活性炭纤维层表面设有抗菌层。
所述弹簧层内填充有弹性颗粒。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汽车内饰板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抗断裂能力好;本发明采用活性碳纤维层进行吸附异味,净化室内空气,提高了空气的质量;本发明还采用了抗菌层,可以长期有效地抑制细菌生长。
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生产制造容易,使用效果良好,具有绝对优势,改善和提升了乘客乘坐的舒适度,安全有保障,无毒、环保、成本低,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车用减震抗压型内饰板,包括表层的塑料板1、中间的减震抗压层、底层的底板2,所述减震抗压层与塑料板之间设有防水层,所述减震抗压层与底板之间设有防火层;所述减震抗压层上层设有空腔3,该空腔内设有保温泡沫板;所述减震抗压层为三层结构,包括上、下两层的橡胶层4以及中间的弹簧层,所述弹簧层内均匀置有若干弹簧5,上、下两层的橡胶层在与弹簧接触处分别设有安装槽,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安装于对应的安装槽内。
所述塑料板表层设有活性炭纤维层。
所述活性炭纤维层表面设有抗菌层。
所述弹簧层内填充有弹性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尚唯汽车饰件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尚唯汽车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31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