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预浸料生产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353078.1 | 申请日: | 2017-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7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 发明(设计)人: | 樊伟;恽一飞;吴宗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易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70/5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47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铺层 预浸料 碳纤维预浸料 多轴向 碳纤维 一体成型方式 碳纤维增强 一步法生产 产品性能 复合制品 角度分布 生产设备 生产效率 需求定制 需求设计 种碳纤维 最终制品 工艺流程 良品率 生产成本 通用 制造 全球 | ||
本发明公开了碳纤维预浸料的制造工艺流程,可一步法生产含多轴向碳纤维的预浸料。目前全球通用无捻碳纤维预浸料为90°,在制成复合制品前需要根据产品性能需求设计铺层角度,铺层数量以及铺层厚度,进行复杂的人工铺层过程,这极易导致碳纤维角度分布的准确性的不稳定,直接导致最终制品性能不稳定,良品率不足。人工铺层也限制了生产效率以及增加了生产成本。本发明所公开的多轴向机械铺层一体成型方式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可以根据需求定制已包含铺层结构的无捻碳纤维增强的预浸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纤维增强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碳纤维预浸料的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碳纤维属于高性能纤维材料,它的优异性能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它的密度比铝低,比强度较钢材高。通常情况下,在复合材料中使用的碳纤维的抗拉强度都是3.5GPa以上,拉伸模量也在20GPa以上。除了力学强度上的显著优势,其耐疲劳性,热膨胀系数低,耐腐蚀等性能也使得碳纤维在越来越多的应用中出现。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加工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将其制成碳纤维预浸料再进行后续的热压成型是目前主流工艺之一,成熟度与市场接受度也较高。然而目前全球通用无捻碳纤维预浸料为单向预浸料,即为90度方向的预浸料。由于最终的制品通常需要在多个方向上达到力学需求,因此在制成复合制品前需要根据产品性能需求设计铺层角度,铺层数量以及铺层厚度,进行复杂的人工铺层过程,这极易导致碳纤维角度分布的准确性的不稳定,直接导致最终制品性能不稳定,良品率不足。人工铺层也限制了生产效率以及增加了生产成本。本发明所公开的多轴向机械铺层一体成型方式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可以根据需求定制已包含铺层结构的无捻碳纤维增强的预浸料。
发明内容
现以±45o双轴向碳纤维预浸料的制作方式作举例说明。该双轴向碳纤维预浸料的设备包括1-1锭子房、1-2上浆槽、1-3烘箱、1-4压块装置、1-5切割装置、1-6机械牵引设备、2-1锭子房、2-2上浆槽、2-3烘箱、2-4压块装置、2-5切割装置、2-6机械牵引设备、3履带式压块装置、4下离型纸导开装置、5粘合剂打印设备、6粘合剂打印设备、7上离型纸导开装置、8辅助压胶与上离型纸收取装置、9表面保护膜导开装置、10预浸料收卷装置。碳纤维从锭子房1-1中进入上浆槽1-2进行表面处理,接着进入烘箱1-3烘干,随后通过压块装置1-4。
当碳纤维被机械牵引装置1-6由1-4牵引至1-6位置时,压块1-4下压,另外履带式压块装置3上的对应宽度的两块压块下压,接着切割装置1-5中的刀片下降将碳纤维切断,刀片上升,履带随即向前运动一个展幅宽度的距离,机械牵引设备1-6移动至压块1-4处咬合住被切割的碳纤维断点,再重复以上过程。
当单向纤维铺层与下离型纸通过粘合剂打印设备5时,会进行自动的多点打胶,以将碳纤维铺层固定在下离型纸表面。
当单向纤维铺层与下离型纸到达a点时,对应的履带式压块松开上升至最高点,当到达b点时,对应压块下降并切换压块,以适应下一铺层方向,当到达c点时已完成切换工序。
第二层铺层与第一层铺层的原理相同。已完成的铺层由上离型纸7附着,再通过辅助压胶装置8进行压胶浸润,并将上离型纸收卷,再通过表面保护膜9导开装置进行上表面保护膜贴合,最后进入收卷装置10收卷。
以上的生产流程中可以追加一组或多组铺层单元,铺层单元包括锭子房、上浆槽、烘箱、压块装置、切割装置、机械牵引设备以及在主铺层轨道(0度方向)上的粘合剂打印设备。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双(多)轴向预浸料生产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易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易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30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