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3,6-三-O-(E)-咖啡酰基-β-D-葡萄吡喃糖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52925.2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04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苏艳芳;栗章彭;魏子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7024 | 分类号: | A61K31/7024;A61P3/10;A23L33/10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陆艺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咖啡 葡萄 吡喃糖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1,3,6‑三‑O‑(E)‑咖啡酰基‑β‑D‑葡萄吡喃糖在制备降糖药或食品的用途,所述1,3,6‑三‑O‑(E)‑咖啡酰基‑β‑D‑葡萄吡喃糖如式(I)所示:(I),实验证明,1,3,6‑三‑O‑(E)‑咖啡酰基‑β‑D‑葡萄吡喃糖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远优于阿卡波糖,可应用于抗糖尿病的食品和药品的制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植物中提取1,3,6-三-O-(E)-咖啡酰基-β-D-葡萄吡喃糖在制备降糖药或食品的用途。
背景技术
假升麻(Aruncus sylvester Kostel.),属蔷薇科(Rosaceae)绣线菊亚科(Spiraeoideae Agardh) 假升麻属(Aruncus Adans.)。假升麻的干燥根被称为“金毛三七”,常常作为中国传统中药应用于治疗肌肉劳损,有舒筋活络的功效。
1,3,6-三-O-(E)-咖啡酰基-β-D-葡萄吡喃糖是从假升麻的干燥根中提取分离得到的苯丙素类化合物。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10812986.6,公开了1,3,6-三-O-(E)-咖啡酰基-β-D-葡萄吡喃糖的提取分离方法,并通过实验证明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可应用于抗衰老的保健品、化妆品、药物的研发),目前,尚未有该化合物抗α-葡萄糖苷酶生物活性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1,3,6-三-O-(E)-咖啡酰基-β-D-葡萄吡喃糖在制备降糖药或食品的用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1,3,6-三-O-(E)-咖啡酰基-β-D-葡萄吡喃糖在制备降糖药或食品的用途,所述1,3,6- 三-O-(E)-咖啡酰基-β-D-葡萄吡喃糖如式(I)所示:
实验证明,1,3,6-三-O-(E)-咖啡酰基-β-D-葡萄吡喃糖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远优于阿卡波糖。可以制备降糖药或降糖食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10812986.6中:
1,3,6-三-O-(E)-咖啡酰基-β-D-葡萄吡喃糖的提取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假升麻的干燥块根粉粹,用3质量倍的体积浓度为95%乙醇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2次,再用3质量倍的体积浓度为60%乙醇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1次,每次提取2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回收溶剂至残留物无醇味;
(2)将步骤(1)获得的残留物分散至蒸馏水中,配成残留物质量浓度为35%的水混悬液;依次用相当于水混悬液1.25倍体积的石油醚,相当于水混悬液1.25倍体积的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将乙酸乙酯萃取液减压回收至干,获得乙酸乙酯萃取物;
(3)将乙酸乙酯萃取物加入甲醇溶解,与相当乙酸乙酯萃取物质量2.5倍的100-200目硅胶搅拌均匀,自然晾干,获得拌有乙酸乙酯萃取物的硅胶,以相当乙酸乙酯萃取物质量45 倍的100-200目硅胶湿法装柱,用拌有乙酸乙酯萃取物的硅胶干法上样,依次用体积比为(10: 0)、(9:1)、(8:2)和(7:3)的二氯甲烷-甲醇进行梯度洗脱,收集体积比为(7:3)的二氯甲烷-甲醇洗脱液,旋干;
(4)将步骤(3)获得的残留物加入甲醇溶解,与相当步骤(3)获得的残留物质量2.5倍的60-100目聚酰胺搅拌均匀,自然晾干,获得拌有步骤(3)获得的残留物的聚酰胺,以相当步骤(3)获得的残留物质量15倍的60-100目聚酰胺干法装柱,用拌有步骤(3)获得的残留物的聚酰胺干法上样,依次用体积比为(8:2)和(7:3)的二氯甲烷-甲醇进行梯度洗脱进行梯度洗脱,收集体积比为(8:2)的二氯甲烷-甲醇洗脱液,自然放置,析出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29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