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氨气污染空气的净化并资源化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52792.9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7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章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蓝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兴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58 | 分类号: | B01D53/58;B01D53/75;C01C1/18;C05C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黄平英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气 污染 空气 净化 资源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氨气污染空气的净化并资源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含氨气的污染空气在氧化装置中进行部分氧化,氨气部分氧化成氮氧化物;(2)然后引入化学合成反应室中,污染空气中未被氧化的剩余氨气、步骤(1)中产生的氮氧化物及水分反应生成硝酸铵气溶胶,污染空气被净化成净化空气;(3)硝酸铵气溶胶与净化空气的混合物进入分离室内,将硝酸铵气溶胶与净化空气分离,收集硝酸铵气溶胶以作资源化利用,净化空气经过排气管道排入大气中。本发明使污染空气中的氨气转化成为硝酸铵气溶胶,净化污染空气的同时不产生二次污染,产生的硝酸铵气溶胶能够用作化肥,达到资源化的目的,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废气净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氨气污染空气的净化并资源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含氨气的污染空气主要来源于动植物尸体的发酵过程、动物排泄物的发酵过程、混凝土外加剂、室内装饰材料等。排放到大气中的含氨气的污染空气不仅损害人体健康,引起呼吸系统疾病,还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引发二次气溶胶,造成雾霾天气。目前,用于含氨气的污染空气治理方法主要有化学吸收法、催化氧化法、吸附剂吸附法和生物降解法,这些方法在应对低浓℃、大风量的含氨气污染空气时往往运行成本较高,且很难完全净化含氨气的污染空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氨气污染空气的净化并资源化处理方法,使污染空气中的氨气转化成为硝酸铵气溶胶,净化污染空气的同时不产生二次污染,产生的硝酸铵气溶胶能够用作化肥,达到资源化的目的,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
一种含氨气污染空气的净化并资源化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含氨气的污染空气在氧化装置中进行部分氧化,氨气部分氧化成氮氧化物;
(2)将经步骤(1)处理后的污染空气引入化学合成反应室中,污染空气中未被氧化的剩余氨气、步骤(1)中产生的氮氧化物及水分反应生成硝酸铵气溶胶,污染空气被净化成净化空气;
(3)将经步骤(2)处理所得硝酸铵气溶胶与净化空气的混合物进入分离室内,将硝酸铵气溶胶与净化空气分离,收集硝酸铵气溶胶以作资源化利用,净化空气经过排气管道排入大气中。
本发明首先使含氨气污染空气中的氨气部分地氧化产生氮氧化物;产生的氮氧化物接着与污染空气中剩余的氨气以及污染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化学合成反应生成硝酸铵气溶胶,使得含氨气的污染空气被净化;接下来,生成的硝酸铵气溶胶与被净化的空气分离,使得产生的硝酸铵气溶胶被收集以作资源化利用,净化空气经过排气管道排到大气中。在本发明中含氨气的污染空气中的氨气转化成硝酸铵气溶胶,这不仅净化空气消除二次污染,还能将氨气资源化利用,达到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
本发明的原理是:含氨气污染空气中的氨气在氧化装置中被部分地氧化后产生氮氧化物,氮氧化物为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一氧化二氮或五氧化二氮中的一种或几种。产生的氮氧化物与含氨气污染空气中的氨气,含氨气污染空气中的水分在反应室中进一步化学合成反应产生硝酸铵气溶胶,产生的硝酸铵气溶胶与净化空气在分离室中被分离,硝酸铵气溶胶被收集用作化肥。
优选地,所述氧化装置为催化氧化装置、热力学燃烧装置、生物氧化装置和等离子体氧化装置中的一种。
当氧化装置为催化氧化装置、热力学燃烧装置或生物氧化装置时,向氧化装置中喷入氧化剂,氧化剂为臭氧或双氧水或二者的混合物,当氧化剂为臭氧时,喷入的臭氧与污染空气中氨气的摩尔比为10:1~0.1:1;当氧化剂为双氧水时,喷入的双氧水与污染控制中的摩尔比为10:1~0.1:1。
所述催化氧化装置进一步优选为光催化装置、热催化装置或等离子体催化装置,催化装置中的催化剂为金、银、钯、铂等贵金属,或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铝、氧化铬、氧化镁、氧化锌、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铬或氧化镍等金属氧化物,或贵金属与金属氧化物的复合;反应温度在-10℃到10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蓝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兴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宁蓝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兴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27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原纸自动夹取系统
- 下一篇:一种酱油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