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喀斯特地区岩面径流的收集方法及灌溉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352597.6 | 申请日: | 2017-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53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 发明(设计)人: | 徐勤学;陈洪松;李春茂;付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F5/10;E02B13/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 地址: | 410125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喀斯特 地区 径流 收集 方法 灌溉系统 | ||
1.一种适用于喀斯特地区岩面径流的收集方法,其步骤是:
A.在山体中部选择岩面平整的岩石,在岩石上方的四周用水泥砂浆砌筑围水埂,围水埂高10cm,将围水埂范围内的凹坑填平,在雨水汇集处的围水埂上开2cm孔口,使雨水从孔口出来后沿岩石表面泄流;
B.在土石边界处,用水泥砂浆在岩石表面从左端到右端砌筑条状水泥,待水泥砂浆具有一定塑性,与其平行地插入宽度为6cm的L型聚氯乙烯条,在有隆起、转弯处,截取5cm的L型聚氯乙烯条进行过渡,L型聚氯乙烯条与水泥平行,均呈5o的坡度,L型聚氯乙烯条的两端用水泥封堵,在L型聚氯乙烯条的水泥上开2cm的孔口,并接通10cm的输水管,待水泥和L型聚氯乙烯条粘接稳固,通过硅酮胶密封聚氯乙烯条与水泥的缝隙和聚氯乙烯条之间的缝隙,形成不漏水的承水槽;
C.在岩石下方放置集水桶,将承水槽上的输水管与集水桶的进水口连接,集水桶的进水口直径2cm,在集水桶靠近底部开一个直径2cm的孔口为出水口,出水口高于集水桶底部5cm,并在出水口上安装阀门,进水口与出水口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将油布剪裁成扇形,其一端与集水桶的开口相连,另一端延伸到外围,且挂在比开口高1m的高处,油布有10-20o的坡度,增加集水的效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喀斯特地区岩面径流的收集方法的灌溉系统,该系统包括岩石(1)、围水埂(2)、水泥砂浆(3)、L型聚氯乙烯条(4)、硅酮胶(5)、第一出水口(6)、输水管(7)、预制集水桶(8)、第一阀门(9)、第一进水口(10)、第二出水口(11)、防水油布(12)、第一聚氯乙烯圆管(13)、第二聚氯乙烯圆管(14)、搅拌桶(15)、第二进水口(16)、第三出水口(17)、第二阀门(18)、预制聚氯乙烯圆管(19),其特征在于:在岩石(1)顶上的四周用水泥砂浆(3)砌筑围水埂(2),用水泥砂浆(3)沿着岩石表面砌筑成条状的水泥,待水泥砂浆(3)有塑性后,与其平行地将L型聚氯乙烯条(4)插入其中,并用硅酮胶(5)将结合处密封,在L型聚氯乙烯条(4)上布设第一出水口(6),第一出水口(6)与输水管(7)相连,输水管(7)的另一端连接集水桶(8)的第一进水口(10),在集水桶(8 )开口连接防水油布(12),并在其下方设置第二出水口(11),第二出水口(11)与第一聚氯乙烯圆管(13)相连,在第一聚氯乙烯圆管(13)末端安装第一阀门(9),第一阀门(9)与搅拌桶(15)上的第二进水口(16)之间用输水管(7)连接,在搅拌桶(15)底部设置第三出水口(17),并与第二聚氯乙烯圆管(14)连接,在第二聚氯乙烯圆管(14)末端安装第二阀门(18),第二阀门(18)与输水管(7)相连,输水管(7)的另一端与灌溉区的预制聚氯乙烯圆管(19)相连,孔口与输水管的结合处均用硅酮胶(5)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山体中部收集的岩面径流进入集水桶(8)后,打开集水桶(8)上的第一阀门(9),水流会获取自流动力流进山体下部的搅拌桶(15),打开搅拌桶(15)上的第二阀门(18),水流在重力作用下到达田间灌溉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259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影像测量弹丸速度与姿态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灯光感应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