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多功能汽车尾灯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51986.7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21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斌;郭鹏;韩庆福;秦延隆;张兰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7/10 | 分类号: | H05B47/10;H05B47/20;B60Q1/30;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37231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 代理人: | 王希刚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灯 功率驱动模块 多功能汽车 尾灯控制器 主控制模块 监控模块 控制系统 汽车尾灯 外部电源 继电器 分布式控制策略 开关量输入模块 后尾灯控制器 开关控制命令 车身控制器 驱动 车身控制 电源模块 控制分离 控制回路 控制装置 连接开关 汽车设备 输入模块 集中式 灯具 车身 诊断 替代 开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多功能汽车尾灯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汽车设备技术领域,技术方案为,组合后尾灯控制器由主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开关量输入模块、CAN通讯接口模块、外部电源监控模块及功率驱动模块构成,主控制模块分别连接开关量输入模块、CAN通讯接口模块、外部电源监控模块及功率驱动模块,构成控制回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汽车尾灯控制装置的开发基于CAN总线的车身分布式控制策略,将尾灯的驱动和控制分离开来,车身控制器将汽车尾灯各灯具的开关控制命令通过CAN总线发送给尾灯控制器,尾灯控制器负责尾灯的驱动及诊断,各模块间通过CAN通讯的方式,替代继电器和集中式的车身控制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多功能汽车尾灯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重型卡车的尾灯控制主要通过继电器或车身中央控制单元,继电器控制存在使用线束数量较多、驱动方式不可靠、可维护性较差等缺陷。车身中央控制单元控制存在功率驱动端易发生过载过流导致的热损伤,以致烧毁整个控制单元,导致故障率提高,降低了整个电气系统的可靠性。
VOLVO、奔驰等公司采用车身分布式控制策略,在某些车型或高配上使用尾灯控制器进行尾灯的驱动及诊断。随着整车电气系统的复杂化,使用CAN通讯的分布式电气网络架构,以共享的方式传送数据和信息,实现网络化的数字通讯和控制功能,已经成为车辆电子电气的发展趋势,汽车尾灯控制系统的开发正是符合这种控制架构,已经成为下一代重卡尾灯控制的设计趋势。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多功能汽车尾灯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多功能汽车尾灯控制系统,包括尾灯控制器,尾灯控制器分别连接车身控制器、组合后尾灯构成控制回路,车身控制器还连接仪表,构成信息反馈通路,
所述尾灯控制器由主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开关量输入模块、CAN通讯接口模块、外部电源监控模块及功率驱动模块构成,所述主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所述开关量输入模块、CAN通讯接口模块、外部电源监控模块及功率驱动模块,构成控制回路;所述CAN通讯接口模块分别与所述车身控制器、仪表连接;所述功率驱动模块与所述组合后尾灯连接;所述的开关量输入模块与底盘的轮、轴差开关信号相连接;所述外部电源监控模块实时监控外部电源电压的情况;所述电源模块作为供电单元;所述尾灯控制器通过CAN线连接所述车身控制器与仪表。
优选为,所述主控制模块采用飞思卡尔的8位高性价比单片机MC9S08DZ60。
优选为,所述电源模块采用线性电源芯片TPS7B6950,电源电路采用防反接、TVS瞬态抑制保护措施。
优选为,所述功率驱动模块采用具有驱动电流反馈的ST智能驱动芯片VND5T016A。
优选为,所述CAN通讯接口模块采用CAN通讯芯片TJA1050。
优选为,所述的功率驱动模块还连接转向倒车蜂鸣器。
优选为,基于CAN总线的多功能汽车尾灯控制系统的一种汽车尾灯控制方法:
S1:所述车身控制器对汽车尾灯灯具开关的使能状态信息进行检测,并将所述尾灯灯具开关的控制命令使能状态信息以CAN报文的形式发送给尾灯控制器;
S2:当尾灯灯具开关控制命令使能报文为有效时,所述车身控制器将灯具开关的控制命令通过所述CAN通讯接口模块传输给尾灯控制器的所述主控制模块,主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功率驱动模块驱动尾灯的具体灯具,同时并对灯具负载进行驱动诊断,诊断步骤为,由所述功率驱动模块反馈负载电流给主控制模块,主控制模块进行诊断,控制所述功率驱动模块驱动负载,并将诊断结果以报文形式通过CAN线发送给车身控制器;若负载发生短路,立即停止驱动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19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