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段式分层后置引风环能型除臭系统及除臭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51689.2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7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桂新安;张广前;陆智纲;张易恒;孙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信水务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B01D53/58;B01D53/5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金彦;许亦琳 |
地址: | 20009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段式 分层 后置 引风环能型 除臭 系统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两段式分层后置引风环能型除臭系统及除臭工艺,所述系统包括预处理段和生物段;所述预处理段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循环混合液上层释放单元、第一上层填料区、第一循环混合液下层释放单元、第一下层填料区和第一内置式储存单元;所述生物段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二循环混合液上层释放单元、第二上层填料区、第二循环混合液下层释放单元、第二下层填料区和第二内置式储存单元。本发明不仅能实现臭气的高效去除,还可实现工艺运行灵活调度、管理维护简单方便、投资能耗相对节省、处理效果可靠稳定,充分发挥其适宜性、经济性、持续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臭气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两段式分层后置引风环能型除臭系统及除臭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污水处理设施的应用区域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恶臭气体污染已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大量恶臭气体如硫化氢、氨或其他含硫气体等对人类呼吸、消化、心血管、内分泌及神经系统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毒害,甚者容易致使人类患上畸癌杂症。对于我国这样污水处理仍然面临严峻形势的国家,严格控制其附带产生的恶臭气体排放是很有必要的。
传统的除臭技术净化效率低、能耗及处理成本高,且易造成二次污染、受气象等条件制约,限制了其适用范围。因此,必须加强除臭技术的研发,不断提高脱臭的水平。
本发明提出两段式分层后置引风环能型除臭系统及除臭工艺,不仅能实现臭气的高效去除,还可实现工艺运行灵活调度、管理维护简单方便、投资能耗相对节省、处理效果可靠稳定,充分发挥其适宜性、经济性、持续性。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两段式分层后置引风环能型除臭系统及除臭工艺,所述系统包括预处理段和生物段;所述预处理段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循环混合液上层释放单元、第一上层填料区、第一循环混合液下层释放单元、第一下层填料区和第一内置式储存单元;所述生物段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二循环混合液上层释放单元、第二上层填料区、第二循环混合液下层释放单元、第二下层填料区和第二内置式储存单元。本发明不仅能实现臭气的高效去除,还可实现工艺运行灵活调度、管理维护简单方便、投资能耗相对节省、处理效果可靠稳定,充分发挥其适宜性、经济性、持续性。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两段式分层后置引风环能型除臭系统,包括预处理段和生物段;
所述预处理段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循环混合液上层释放单元、第一上层填料区、第一循环混合液下层释放单元、第一下层填料区和第一内置式储存单元;所述预处理段还包括第一循环混合液补液管线、第一循环混合液上层循环管线和第一循环混合液下层循环管线;外来混合液经所述第一循环混合液补液管线与所述第一内置式储存单元连通;所述第一内置式存储单元经所述第一循环混合液上层循环管线与所述第一循环混合液上层释放单元连通,以及,经所述第一循环混合液下层循环管线与所述第一循环混合液下层释放单元连通;所述预处理段还包括通风廊道,所述第一循环混合液上层释放单元上方设有预处理段气体出口,所述预处理段气体出口经所述通风廊道与所述生物段连通;
所述生物段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二循环混合液上层释放单元、第二上层填料区、第二循环混合液下层释放单元、第二下层填料区和第二内置式储存单元;所述生物段还包括第二循环混合液补液管线、第二循环混合液上层循环管线和第二循环混合液下层循环管线;外来混合液经所述第二循环混合液补液管线与所述第二内置式储存单元连通;所述第二内置式存储单元经所述第二循环混合液上层循环管线与所述第二循环混合液上层释放单元连通,以及,经所述第二循环混合液下层循环管线与所述第二循环混合液下层释放单元连通。
优选地,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种:
1)所述除臭系统还包括臭气收集管线,恶臭气体经臭气收集管线通入所述预处理段;
2)所述预处理段还包括恶臭气体入口,所述恶臭气体入口设于预处理段的下部且设于第一内置式存储单元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信水务产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信水务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16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绞肉机用捣料装置
- 下一篇:用于椎间融合的前路腰椎椎间融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