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堆叠设备及堆叠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351207.3 | 申请日: | 2017-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24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史小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761 | 分类号: | H04L12/761;H04L12/733;H04L12/729;H04L12/725;H04L12/711;H04L12/77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韩辉峰;李丹 |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传输 方法 堆叠 设备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堆叠设备及堆叠系统,包括堆叠设备接收到组播业务报文数据时,根据所述组播业务报文数据的目的接收设备确定用于转发的最优链路,如果所述最优链路的当前剩余带宽充足,所述堆叠设备利用最优链路向其它堆叠设备转发组播业务报文数据;如果所述最优链路的当前剩余带宽不足,激活非最优链路向其它堆叠设备转发组播业务报文数据。本申请通过激活非最优链路向其它堆叠设备转发组播业务报文数据,解决了非激活堆叠链路的两端的设备需要通信时数据需要经过的堆叠设备台数太多、浪费带宽、不利于转发时延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堆叠系统的带宽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但不限于数据通信网络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堆叠设备及堆叠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规模急剧扩大,往往在当前的网络规划中很难对未来的网络规模进行非常准确的预期,当规划的交换机端口数量不足以满足网络应用需求的时候,最好能在不改变原有网络规划拓扑的情况下增加交换机的端口数,同时又不增加网管的负担,为了能够满足上述要求,交换机的堆叠技术应运而生,所谓交换机的堆叠是指,用线缆通过堆叠接口将多台可堆叠的交换机连接起来,以此实现单台交换机端口数量的扩充。
堆叠技术不同于交换机的简单级联,因为级联的设备在逻辑上是相互独立的,而多台交换机堆叠在一起,从逻辑上来说,它们相当于同一设备。因此,堆叠技术能够增加交换机的端口密度,并且,一个堆叠系统只需要一个管理入口,通过堆叠增加端口之后,可以无需改变原有的网络拓扑结构和配置,进而能够实现交换机间的高效互联和统一管理,对于实际的网络维护和管理意义重大。
堆叠系统由具备独立功能的多台堆叠交换机(堆叠成员)组成,在堆叠系统中需要有一台交换机充当堆叠系统中控制者和管理者的角色,称为主设备,同时,为了保证堆叠系统的稳定性,最大限度的避免主设备故障对整个堆叠系统的影响,需要有一台备设备,对堆叠系统的运行数据和配置数据进行实时备份,并在主设备失效或缺失时自动切换成备设备,其余的多台设备为从设备,各设备之间通过堆叠链路连接,堆叠系统的拓扑可以为链形堆叠拓扑,也可以为环形堆叠拓扑。其中,环形堆叠拓扑可以解决链形堆叠拓扑中某条堆叠链路故障而导致数据通信故障的问题,可以提供有效的数据流备份等。
如图1所示,5台设备A、B、C、D、E组成环形堆叠系统,其中A为主设备,B为备设备,其它设备为从设备,每台设备分别通过2条堆叠链路与其它各设备相连,如A与D之间,通过A-B-C-D的堆叠链路和A-E-D的堆叠链路进行连接。在现有技术中,环形堆叠拓扑,一般采用非激活某一条堆叠链路来阻止数据成环,一般情况下,非激活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的一条堆叠链路,即A-E之间的堆叠链路为非激活状态,不允许数据转发。在这种情况下,若是非激活堆叠链路的两端的设备需要通信时(如报文的入端口在A设备上,而出端口在E设备上),数据需要从整个堆叠系统的一端到另一端转发(A-B-C-D-E),经过的堆叠设备台数太多,浪费了堆叠链路带宽,同时也不利于转发时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堆叠设备及堆叠系统,能够提高堆叠链路的带宽利用率。
为了达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包括多个堆叠设备的环形堆叠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堆叠设备接收到组播业务报文数据时,根据所述组播业务报文数据的目的接收设备确定用于转发的最优链路,如果所述最优链路的当前剩余带宽充足,所述堆叠设备利用最优链路向其它堆叠设备转发组播业务报文数据;如果所述最优链路的当前剩余带宽不足,激活非最优链路向其它堆叠设备转发组播业务报文数据。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组播业务报文数据的目的接收设备确定用于转发的最优链路包括:
确定组播业务报文数据转发至每一个目的接收设备的优链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12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路由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无线路由器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