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获得天门冬组培快繁适宜外植体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50938.6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0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生;吴尚浇;王倩;黄图成;陈鸿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C1/00;A01C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2 | 代理人: | 郭防,张梅 |
地址: | 550025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获得 天门冬 组培快繁 适宜 外植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获得天门冬组培快繁适宜外植体的方法,特别是天门冬种子萌发抑制因子的解除以及天门冬种子组织培养技术。
技术背景
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为百合科(Liliaceae)天门冬属(AsparagusL.)攀援状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常用中药材品种之一,其块根入药,具有滋阴、润燥、清肺、降火等功效,药用历史悠久,药材市场需求量大。
天门冬虽广泛分布于我国中部、西北、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但因其天然种子产量低,种皮坚硬致密、萌发困难,故其自然种群极小、多呈零星分布。加之长期人为掠夺式采挖,致使该物种资源日渐稀少,远不能满足药材市场需求,急需进行人工种植。由于优质种子种苗繁育是中药材规模化人工种植的关键环节,而天门冬自然繁殖率很低,多年来不少研究者试图通过组织培养技术批量繁育天门冬种苗,但终因未能找到适合其组织培养的外植体材料而难于成功,主要原因是天门冬的根、茎、叶等均难以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获得天门冬组培快繁适宜外植体的方法,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地提供天门冬组培快繁所需的适宜外植体材料,从而为成功建立天门冬组培苗规模化生产技术提供保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获得天门冬组培快繁适宜外植体的方法,以天门冬成熟种子为材料,分别以浓硫酸和温水进行浸泡处理,在添加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基本培养基上并置于适宜温光条件下进行萌发,直至长出健壮的天门冬芽苗,以此作为天门冬组培快繁的适宜外植体材料。
前述的获得天门冬组培快繁适宜外植体的方法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成熟饱满的天门冬种子置于浓硫酸中预处理2~20min后,得A品;
②A品转移至25~55℃温水中浸种2~8h,得B品;
③挑选步B品中种皮完好的种子依次用75%酒精灭菌0.5~2min、0.1%升汞灭菌1~5min,无菌水洗净种子,得C品,备用;
④C品接种于MS培养基上进行萌发培养,直至长出健壮的天门冬芽苗,以此作为天门冬组培快繁的适宜外植体材料。
前述的获得天门冬组培快繁适宜外植体的方法中,所述MS培养基含量为:6-BA 1.5~2.5mg·L-1、GA30~1mg·L-1、蔗糖25-35g·L-1和pH 5.8琼脂4-10g·L-1。
前述的获得天门冬组培快繁适宜外植体的方法中,所述MS培养基含量为:6-BA 2.0mg·L-1、GA30.5mg·L-1、蔗糖30g·L-1和pH 5.8琼脂7g·L-1。
前述的获得天门冬组培快繁适宜外植体的方法中,所述的C品接种于MS培养基上进行萌发培养,直至长出健壮的天门冬芽苗;是天门冬种子先黑暗培养1~5d,待种子长出白色芽点后移至1000~4000lx光照强度下培养,光照时间为12h·d-1,培养温度为(25±2)℃。
申请人对本发明工艺进行了长期的大量研究,部分研究如下:
实验例1:浓硫酸预处理有效时间的筛选
本实施例中的植物材料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采自贵州省务川县。
将成熟饱满的天门冬种子放入98%的浓硫酸中预处理2min、4min、6min、8min、10min、15min、20min,清水冲洗后置于(25±2)℃下萌发培养,以蒸馏水浸泡为对照(CK),15d后统计种子萌发的结果(表1)。从表1可见,用浓硫酸预处理天门冬种子4~8min,对其萌发有较好的作用效果。
表1 浓硫酸预处理时间对天门冬种子萌发的影响
实验例2:温水浸种的适宜水温和时间筛选
将上述经过浓硫酸预处理的天门冬种子立即放入25℃、35℃、45℃、55℃的温水中分别浸种2h、4h、6h、8h,处理结束后置于(25±2)℃下萌发培养,以不经温水浸种为对照(CK),15d后统计种子萌发的结果(表2)。从表2可知,用35℃温水浸种4~6h,对天门冬种子萌发有较好的作用效果,而且比单独用浓硫酸处理的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09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西双紫薇的组织培养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成活率的苹果组培苗两步移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