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防静电复合绒面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50682.9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0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陆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乐德维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2 | 分类号: | B32B9/02;B32B9/04;B32B27/02;B32B27/08;B32B27/12;B32B27/20;B32B27/34;B32B27/36;B32B3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诚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3 | 代理人: | 郑丽玲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静电 复合 面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防静电复合绒面料,包括:基层、起绒层、底衬层,所述基层是由100%棉纤维织造而成的棉布,所述底衬层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纤维混纺织造而成的:65‑70份抗菌聚酯纤维、5‑10份的竹纤维、22‑28份的棉纤维,所述底衬层粘合在所述基层的下表面上,所述起绒层是由100%防静电尼龙纤维纱线在所述基层的上表面上钩织而成的。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采用多层复合结构,面料舒适度好,其中起绒层采用防静电尼龙纤维钩织而成,底衬层采用配比合理的抗菌聚酯纤维、竹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织造而成,使面料整体具有优异耐久的防静电性能、抗菌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装面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菌防静电复合绒面料。
背景技术
面料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它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服装面料的品质及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现在市场上的面料一般只有遮体、保暖、防护等实用性,而不具有功能性,虽然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抗菌面料,但是品质较差,普遍存在耐久性差的缺陷,经多次洗涤后面料的抗菌性能就显著下降甚至消失,此外现有的抗菌面料还不具有防静电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菌防静电复合绒面料,能够解决现有面料存在的上述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抗菌防静电复合绒面料,包括:基层、起绒层、底衬层,所述基层是由100%棉纤维织造而成的棉布,所述底衬层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纤维混纺织造而成的:65-70份抗菌聚酯纤维、5-10份的竹纤维、22-28份的棉纤维,所述底衬层粘合在所述基层的下表面上,所述起绒层是由100%防静电尼龙纤维纱线在所述基层的上表面上钩织而成的。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抗菌聚酯纤维是由PET切片与天然抗菌母粒混合后、再经熔融纺丝加工而成的。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静电尼龙纤维是由尼龙66切片与防静电剂混合后、再经熔融纺丝加工而成的。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PET切片与天然抗菌母粒的混合质量比为100:6~8。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尼龙66切片与防静电剂的混合质量比为100:2~4。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天然抗菌母粒为野菊花抗菌母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多层复合结构,面料舒适度好,其中起绒层采用防静电尼龙纤维钩织而成,底衬层采用配比合理的抗菌聚酯纤维、竹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织造而成,使面料整体具有优异耐久的防静电性能、抗菌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实施例一
一种抗菌防静电复合绒面料,包括:基层、起绒层、底衬层,所述基层是由100%棉纤维织造而成的棉布,所述底衬层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纤维混纺织造而成的:65份抗菌聚酯纤维、10份的竹纤维、25份的棉纤维,所述底衬层粘合在所述基层的下表面上,所述起绒层是由100%防静电尼龙纤维纱线在所述基层的上表面上钩织而成的。
其中,所述抗菌聚酯纤维是由PET切片与野菊花抗菌母粒混合后、再经熔融纺丝加工而成的,具体地,所述PET切片与野菊花抗菌母粒的混合质量比为100:6。
所述防静电尼龙纤维是由尼龙66切片与防静电剂混合后、再经熔融纺丝加工而成的,具体地,所述尼龙66切片与防静电剂的混合质量比为100:2。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乐德维织造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乐德维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06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