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环保的磨煤及干燥系统及其尾气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50323.3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9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袁金刚;许洋;韩勇;刘立业;朱玉营;石剑;彭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1D50/00;B01D53/14;B01D53/50;B01D53/79;B01D53/96 |
代理公司: | 北京骥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22 | 代理人: | 唐晓峰 |
地址: | 101111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环保 干燥 系统 及其 尾气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的磨煤及干燥系统及其尾气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粉煤加压气化技术是一种洁净、高效将各类固态的煤炭转化成气态的氢气和一氧化碳混合气体的先进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煤炭磨制成干燥的煤粉,用惰性气体连续送入带有水冷壁的气化炉,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含一氧化碳加氢气的粗煤气的工艺过程。
粉煤气化要求进气化炉粉煤含水量典型值为≤2%,热风炉所用燃料一般来自煤气化产出的有效气体经过变换单元和脱硫脱碳单元。因此,磨煤干燥系统会消耗大量的清洁燃料气,放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既造成能量和水资源浪费,也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磨煤干燥系统会消耗大量的清洁燃料气,放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既造成能量和水资源浪费,也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磨煤及干燥系统及其尾气处理方法,能节约水资源、环境污染小并充分利用尾气中的硫生成硫酸铵晶体,产生附加经济效益。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节能环保的磨煤及干燥系统,包括磨煤干燥单元和尾气处理单元;所述磨煤干燥单元的尾气出口连接所述尾气处理单元,所述尾气处理单元将所述磨煤干燥单元排出的带有湿度含硫化合物和固体颗粒物的尾气进行脱硫处理,回收所述磨煤干燥单元的尾气中的硫化物和水,生成硫酸铵晶体颗粒。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尾气处理单元包括脱硫塔、吸收循环泵、排出泵、离心机、稠厚器、第一鼓风机和若干连接管;所述磨煤干燥单元的锅炉烟气出口通过管线连接所述脱硫塔的第一气体输入口,所述磨煤干燥单元的惰性气体出口通过管线连接所述脱硫塔的第二气体输入口,所述第一鼓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管线连接所述脱硫塔的第三气体输入口,所述吸收循环泵的入口通过管线连接所述脱硫塔的循环液体出口,所述吸收循环泵的出口通过管线连接至所述脱硫塔的循环液体入口,所述吸收循环泵的入口还通过管线连接用于提供氨水的外部储罐;所述脱硫塔的最终液体出口通过管线依次连接排出泵、离心机、稠厚器。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脱硫塔由下往上依次包括:浓缩段、吸收段、高分子复合除雾装置、湿式电除尘器,所述浓缩段输入端具有所述第一气体输入口、第二气体输入口、第三气体输入口,所述浓缩段的气体输出口连接所述吸收段的气体输入口,所述吸收段的气体输出口依次连接高分子复合除雾装置、湿式电除尘器;所述脱硫塔的塔底浓缩段具有所述循环液体出口和最终液体出口,所述吸收段还包括所述循环液体入口。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磨煤干燥单元包括:原料煤贮仓、振动料斗、称重给煤机、磨煤机、粉煤袋式过滤器、循环风机、第二鼓风机、惰性气体发生器;所述振动料斗与所述原料煤贮仓的出料口连接,所述称重给煤机的入料口位于所述原料煤贮仓的出料口正下方,所述称重给煤机的出料口通过管线连接所述磨煤机的入料口,所述磨煤机的出料口通过管线连接所述粉煤袋式过滤器的输入口;所述粉煤袋式过滤器的出风口通过循环风机后分别通过管线连接所述惰性气体发生器的第一入风口和所述脱硫塔的第二气体输入口;所述第二鼓风机的输入口接入空气,输出口通过管线连接所述惰性气体发生器的第二入风口,所述惰性气体发生器的热风出口通过管线连接所述磨煤机的入风口;所述原料煤贮仓上部设有带有向下的溜槽的煤仓排风过滤器。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节能环保的磨煤及干燥系统还包括入料口与所述粉煤袋式过滤器的出料口连接的粉煤输送单元,所述粉煤输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磨煤干燥单元输出的粉煤输送至下游设备。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粉煤输送单元包括:第一旋转卸料阀、纤维分离器、第一粉煤三通分料阀、螺旋输送机、煤粉缓冲仓和第一气力输送泵;所述第一旋转卸料阀的入料口、出料口分别通过管线连接所述粉煤袋式过滤器的出料口、纤维分离器的入料口,所述纤维分离器的出料口通过管线连接所述第一粉煤三通分料阀的第一个通道,所述螺旋输送机的入料口位于所述第一粉煤三通分料阀的第二个通道出口正下方,所述第一粉煤三通分料阀的第三个通道出口通过管线连接所述煤粉缓冲仓的入料口,所述煤粉缓冲仓的出料口通过管线连接所述第一气力输送泵,所述第一气力输送泵的输出口通过管线连接所述惰性气体发生器的第二入风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03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