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氢反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49789.1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9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胜中;范得权;孟凡忠;王阳峰;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67/00 | 分类号: | C10G6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氢 反应 系统 | ||
1.一种加氢反应系统,所述加氢反应系统设置有反应单元、分离单元、脱硫单元、循环氢分液罐、吸附分离单元和压缩单元;其中:
反应单元用于接收原料油和氢气,原料油和氢气在反应单元进行加氢反应后得到物料A;
分离单元用于接收来自反应单元的物料A,物料A分离后得到气相物料B和液相物料C;
所述脱硫单元用于接收来自分离单元的气相物料B,处理后得到气相物料D;
所述循环氢分液罐用于接收来自脱硫单元的气相物料D,处理后得到物料E;
所述吸附分离单元用于接收来自循环氢分液罐的物料E,处理后得到物料F;
所述压缩单元用于调整来自吸附分离装置的物料F的压力,然后与补充氢气混合后进入加氢反应单元;
其中,吸附分离单元包括壳体,上密封滑块,上盖板,下密封滑块,下盖板和驱动装置,所述壳体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内壳体与外壳体形成同心套筒结构,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的空间内设置N个吸附块,N为4的整数倍,所述内壳体的内部设置驱动装置;所述壳体上端与上密封滑块连接,上密封滑块与上盖板连接,上盖板上设置有原料进气管与解吸气排气管,所述壳体下端与下密封滑块连接,下密封滑块下面与下盖板连接,下盖板上设置有产品气排气管和顺放升压过程连接管,所述顺放升压过程连接管的两个口分别设置于原料进气管与解吸气排气管之间;所述顺放升压过程连接管用于将处于顺放状态的吸附块与处于待升压状态的解吸再生后吸附块连接起来,通过下密封滑块上的小孔将处于顺放状态的吸附块的顺放气直接排放至待升压的再生后的吸附块中。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加氢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进气管与产品气排气管为上下对应关系,在同一轴线上。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加氢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正方体、圆柱体、长方体形状中的任一种。
4.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加氢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圆柱体。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加氢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块是楔形体、圆柱体、长方体或其他形式的多边形体。
6.按照权利要求1或5所述加氢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块是圆柱体。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加氢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块均匀排列在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的空间中。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加氢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滑块和下密封滑块的形状与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的空间的形状相同。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加氢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滑块和下密封滑块上均设有与吸附块数量相同数量的孔。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加氢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孔的形状是圆形、椭圆形、多边形。
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加氢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块中装填有吸附分离材料。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加氢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分离材料为活性氧化铝吸附剂、硅胶类吸附剂、活性炭类吸附剂、分子筛类吸附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1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加氢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带动壳体与上密封滑块和下密封滑块按设定程序转动,转动轨迹为壳体的同心圆。
1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加氢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采用转动控制电机。
1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加氢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上密封滑块用于提供将原料气体准确送至吸附块中,并与下密封滑块一起保持不同吸附块之间的独立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978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