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热深井近零温降换热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349341.X | 申请日: | 2017-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0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 发明(设计)人: | 沈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国华 |
| 主分类号: | F24T10/20 | 分类号: | F24T10/20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 地址: | 300202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地热深井 换热系统 温降 热效率 保温绝热 换热段 换热管 岩石 保温材料 保温处理 保温结构 分层设计 加热冷水 使用寿命 梯度升温 土壤热量 循环管路 抽水泵 地热井 防水式 分界点 换热量 可重复 耐腐蚀 散热型 上半部 温度层 下半部 管材 管件 丝扣 下井 传导 深井 土壤 | ||
一种地热深井近零温降换热系统。其包括保温绝热段换热管、换热段换热管、丝扣管件、完全防水式保温材料、循环管路和抽水泵。本发明提供的地热深井近零温降换热系统是利用土壤和岩石的梯度升温规律,将一定的温度层划定为中间分界点,上半部为保温绝热段,进行保温处理,从而降低换热效率。下半部为换热段,让岩石和土壤热量尽可能多地传导到冷水中,加热冷水。这样的分层设计,避免了单一的保温结构导致的换热量不足的缺陷,也避免了单一的散热型管材导致的热量的大量损失,这两种情况都会严重影响深井地热井的换热效率。另外,本发明还具有可重复使用,使用寿命长、耐腐蚀、下井和提井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热换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热深井近零温降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地热深井换热技术是一种利用换热不换水的原理,以此来解决对地下水资源的依赖,杜绝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污染、热污染等问题的方法,但是,由于核心的换热技术没有突破,因此存在着丢温严重、循环量小等缺陷,直接导致井内换热效率偏低,严重影响其经济效益,并因此影响了开发的积极性。地热的可持续开发、环保开发是对地热能利用的必然之路,因此对原有的换热技术必须进行突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证地热深井内热量接近完全交换到地面用户的地热深井近零温降换热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地热深井近零温降换热系统包括:保温绝热段换热管、换热段换热管、丝扣管件、完全防水式保温材料、循环管路和抽水泵;其中保温绝热段换热管位于地热深井的钢制井壁管的内上部,上端位于井口处;换热段换热管位于钢制井壁管的内下部,上端与保温绝热段换热管的下端间通过丝扣管件连接,保温绝热段换热管和换热段换热管的连接处称为中间分界点,中间分界点以上保温绝热段换热管对应的区域称为保温绝热段,中间分界点以下换热段换热管对应的区域称为换热段,换热段换热管的下端与地热深井井底间留有空隙;完全防水式保温材料包覆在保温绝热段换热管的外表面上;抽水泵上吸水口连接的吸入管路位于保温绝热段换热管内部,排水口通过排水管路与地面用户端相接;循环管路的一端与地面用户端相连,另一端位于钢制井壁管和保温绝热段换热管之间的空间。
所述的地热深井近零温降换热系统还包括一个连接在循环管路上的注水泵,用于将来自地面用户端且通过循环管路流动的冷水提供给位于钢制井壁管和保温绝热段换热管之间的空间。
所述的保温绝热段换热管和换热段换热管均由一至多节首尾相连的短管组成,相邻短管之间通过丝扣管件。
本发明提供的地热深井近零温降换热系统是利用土壤和岩石的梯度升温规律,将一定的温度层划定为中间分界点,上半部为保温绝热段,进行保温处理,以防止出现温降,从而降低换热效率。下半部为换热段,让岩石和土壤热量尽可能多地传导到冷水中,加热冷水。这样的分层设计,避免了单一的保温结构导致的换热量不足的缺陷,也避免了单一的散热型管材导致的热量的大量损失,这两种情况都会严重影响深井地热井的换热效率。另外,本发明还具有可重复使用,使用寿命长、耐腐蚀、下井和提井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地热深井近零温降换热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地热深井近零温降换热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国华,未经沈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93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