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胶体产品生产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9312.3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8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顾健;顾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佳锐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9/26 | 分类号: | B29C39/26;B29C39/10;B29L3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杨帆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体 产品 生产 方法 实现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胶体产品的生产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模具,在上模上增设胶口,与进胶道结合,解决了大胶体产品进胶道冲损,进胶道无法从根部与产品剔除的问题,增加冷却后进胶道的强度,方便废胶的剔除。另外,采用三角形胶口的设计,在增加进胶道强度的同时,也增加了进胶道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胶体产品生产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生产大胶体产品时,需要对产品腔灌入大量的胶液,胶液通过进胶道进入产品腔中,待冷却后,需要将胶道摘除,大胶体产品的进胶口容易冲损,冲损后的进料口容易残留在产品上,影响外观和尺寸精度,胶道无法从根部进行拆除。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公开了一种大胶体产品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导线放置在下模上,并且将上模和所述下模合模形成产品腔,
步骤二,胶饼融化后通过压机将胶液通过进胶道进入所述产品腔中,
步骤三,待所述产品腔内的胶液冷却后开模,
步骤四,将产品与所述进胶道形成的废胶分离;
其中,
所述进胶道设置在所述下模上,并且在所述上模的相应位置设置有胶口,并且在合模时,所述胶口与所述进胶道连通。
进一步地,在所述上模上,所述胶口与所述产品腔不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胶口的截面为三角形。
一种大胶体产品生产方法所使用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扣合在所述下模上形成产品腔,在所述下模上设置有进胶道,所述进胶道与所述产品腔连接,其中,所述下模设置的所述进胶道的位置,在所述上模的相应位置设置有胶口,合模时,所述胶口与所述进胶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在所述上模上,所述胶口与所述产品腔不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胶口的截面是三角形。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
(1)在上模增加胶口,与进胶道结合,解决了大胶体产品进胶道冲损,进胶道无法从根部与产品剔除的问题,增加冷却后进胶道的强度,方便废胶的剔除。
(2)采用三角形胶口的设计,在增加进胶道强度的同时,也增加了进胶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模具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上模,2、下模,3、产品腔,4、进胶道,5、胶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的一种大胶体产品生产方法,参考图1所示,包括四个步骤:步骤一,将导线放置在下模2上,并且将上模1和下模2合模形成产品腔3,
步骤二,胶饼融化后通过压机将胶液通过进胶道4进入产品腔3中,进胶道4设置在下模2上,进胶道4与产品腔3联通,胶液通过进胶道4进入产品腔3中,下模2的进胶道3的位置处,在上模1的相应位置设置有胶口5,在上模1和下模2合模时胶口5与进胶道4联通,
步骤三,待产品腔3内的胶液冷却后开模、
步骤四,将产品与进胶道4形成的废胶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佳锐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太仓佳锐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93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软管加工用内壁清理装置
- 下一篇:催化剂复配法制备结构可调的聚丁二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