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氨肽酶N活性的比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48964.5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4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苗向阳;吴昀;王寅珏;郁惠珍;朱小立;赵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Q1/37 | 分类号: | C12Q1/37;G01N21/78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马广旭 |
地址: | 2154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氨肽酶 活性 比色 方法 | ||
1.一种非疾病诊断目的的检测氨肽酶N活性的比色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葫芦[8]脲识别结合多肽探针,以金纳米颗粒作为比色信号报告单元进行比色分析,进行氨肽酶N的活性检测;所述多肽探针的近氨基端含有苯丙氨酸-甘氨酸-甘氨酸-甘氨酸片段;所述多肽探针的近羧基端含有谷氨酸-亮氨酸-亮氨酸-半胱氨酸片段;
所述的非疾病诊断目的的检测氨肽酶N活性的比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金纳米颗粒的合成;所述金纳米颗粒合成后加入阳离子盐溶液,所述阳离子盐溶液为25 µM的氯化钠溶液;
(2)多肽功能化金纳米颗粒的制备:多肽探针活化巯基后与金纳米颗粒混合制备得到多肽功能化金纳米颗粒;
(3)氨肽酶 N 活性的比色检测:向多肽功能化金纳米颗粒中加入氨肽酶 N后再加入葫芦[8]脲反应,所述葫芦[8]脲的浓度为100 μM,多肽功能化金纳米颗粒与葫芦[8]脲的反应时间为60分钟;
所述苯丙氨酸-甘氨酸-甘氨酸-甘氨酸片段可以与葫芦[8]脲以2:1的形式发生超分子组装;
当检测体系中存在活性的氨肽酶N时,氨肽酶 N 能够识别并切割多肽探针近氨基端的苯丙氨酸及甘氨酸,破坏与葫芦[8]脲的结合位点,葫芦[8]脲无法与多肽功能化金纳米颗粒发生相互作用,金纳米颗粒在检测体系中处于分散的状态;
当检测体系中不存在有活性的氨肽酶N时,葫芦[8]脲识别多肽功能化金纳米颗粒表面修饰的多肽探针的苯丙氨酸-甘氨酸-甘氨酸-甘氨酸片段,并进行组装,形成多肽功能化金纳米颗粒/葫芦[8]脲超分子组装体,金纳米颗粒之间的距离被拉近,在检测体系中处于聚集状态;
比色分析进行氨肽酶N的活性检测,所述比色分析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波长为400-800 nm;
所述方法用于氨肽酶N活性检测的最低检测限为0 .096μg/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896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润滑油的再生方法
- 下一篇:多功能车用纸巾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