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内部增强结构平板类挤吹制品成型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48492.3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08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廖秋慧;陈杰;刘淑梅;张银龙;祝璐琨;高冲;齐雪;姚建冲;汪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龙达塑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9/04 | 分类号: | B29C49/04;B29C49/48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智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3 | 代理人: | 吴瑾瑜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部 增强 结构 平板 类挤吹 制品 成型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挤吹制品领域,提供一种含内部增强结构平板类挤吹制品成型工艺,步骤包括:(1)型坯远离口模的一端手动缝合,型坯到位后,口模预吹气8~12秒,模具合模,合模进行0.5~0.8秒后,置于模具一侧的侧向抽芯机构向模腔内部滑动,并在合模到位时,将处于同侧的型坯物料推送至与相对侧型坯物料粘合;(2)合模到位后,型坯吹气成型,吹气成型进行0.5~0.6秒时,侧向抽芯机构从模腔内部抽出,侧向抽芯机构的厚度为5~6mm;型坯壁厚从成型开始的25%模口开度以不同壁厚增长率逐渐增大至90%模口开度,并从90%模口开度缩减至80%模口开度结束成型。本发明工艺的平板类制品成型率高,质量好,周期短,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挤吹制品成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含内部增强结构平板类挤吹制品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挤吹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平板类制品的生产。当平板类制品既要求有一定的强度,又要求表面平整而易于清洗时,可在成型时将一侧型坯拉伸至另一侧型坯,并与之融合,然后在凹陷状的增强结构中放入填充物,再在表面贴皮进行掩饰,但这需要二次加工,费时费工,效率低,且成本高。
现有技术中,可通过侧抽芯机构消除凹陷状的增强结构,使其内置于平板制品中,但由于高分子物料的特性,侧抽芯机构的运行与挤吹工艺的配合对增强结构成型显得至关重要,例如,由于型坯熔融时与侧抽芯机构接触摩擦力较大,侧抽芯机构复位时间过早则导致增强结构来不及完全成型,侧抽芯机构复位时间过晚则造成物料固化,增强结构中部出现缝隙,侧抽芯机构复位过早或过晚都将导致平板类制品的瑕疵,降低生产效率,增加成本;增强结构形成位置处型坯的壁厚也同时影响增加结构的形成,型坯壁厚控制不当也将造成增强结构无法成型或者增强结构中出现缝隙等瑕疵;另外,由于型坯壁厚的改变而导致的吹气成型过程中压力、周期时长的控制也将影响挤吹制品的质量,挤吹制品的种类也影响着决定挤吹制品质量的成型工艺。
在含内部增强结构的挤吹制品成型过程中,时间控制、成型周期、合理工序步骤、合理工艺参数等各工艺因素息息相关,共同影响着挤吹制品的质量。
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含内部增强结构的平板类挤吹制品的成型工艺,该工艺过程中侧抽芯机构和挤吹工艺高度配合,制得的挤吹制品合格成型率高,结构强度高,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投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含内部增强结构平板类挤吹制品挤吹成型工艺,该成型工艺尤其适用于制备床头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含内部增强结构平板类挤吹制品挤吹成型工艺,步骤包括:
I.通过口模挤出成型的型坯到位后,模具合模,模具合模开始后,至合模到位前,置于模具一侧的侧向抽芯机构向模腔内部滑动,将位于同侧的型坯物料向与该侧物料相对的一侧推送,并在合模到位时,将位于同侧的型坯物料推送至与该侧物料相对一侧的型坯物料粘合;
II.模具合模到位后,型坯在吹塑气体作用下吹气成型,吹气成型开始后结束前,侧向抽芯机构从模腔内部抽出,且侧向抽芯机构的前端部与其所在模具的型腔表面齐平;
III.吹气成型后冷却脱模。
步骤I中,型坯到位前,型坯物料在分布有温度传感器的料筒内加热至熔融状态后,从口模挤出成型。温度传感器的即时温度检测功能,对料筒温度过低或者过高的地方进行加热或者停止加热调节,保证料筒各个加热区段的温度均匀分布。
型坯物料为高密度聚乙烯,型坯物料在分布有温度传感器的料筒内分区段加热至熔融状态,具体地,分为两加热区段,先进行165℃~170℃区段加热,后进行175℃~180℃区段加热。该高密度聚乙烯的加热区段,避免挤出温度过高,高密度聚乙烯分解造成的平板类制品发脆;避免挤出温度过低,高密度聚乙烯塑化不良,型坯膨胀拉伸不畅导致的制品表面光泽性能差等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龙达塑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龙达塑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84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16点制盲文书写板和表义型注音点字
- 下一篇:一种白油脱色精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