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时切换eSIM卡的签约数据的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8115.X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2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于建云;底明辉;尤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18 | 分类号: | H04W8/18;H04W8/20;H04W12/06;H04W48/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5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时 切换 esim 签约 数据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实时切换eSIM卡的签约数据的系统和方法,方法包括:接收原运营商的漫游信息;根据漫游信息组织优选列表;向第一优选运营商发送签约数据切换请求;接收第一优选运营商的第一签约数据;向eSIM卡转发第一签约数据;响应于eSIM卡对第一签约数据加载成功而向eSIM卡发送激活第一签约数据的激活指令;接收eSIM卡的第一优选运营商激活成功信息;向第一优选运营商转发第一优选运营商激活成功信息。第三方管理平台响应于终端设备处于漫游状态而实时为eSIM卡的加载漫游地运营商并自动切换,用户无需操作即可实现所有终端设备的入网运营商的切换,并且大大降低了漫游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时切换eSIM卡的签约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代表了下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方向,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传统商品如汽车、智能表具、监控设备等被嵌入传感器和通信模块,成为物联网终端。这些物联网终端的工作环境(如无人值守、高温、湿度大、频繁振动和晃动等)比传统移动终端更加复杂和恶劣,为了保证移动通信的稳定性和设备自身的物理安全性,这些终端往往采用直接焊接SIM芯片方式,即eSIM。
eSIM(嵌入式通用集成电路卡)作为物联网终端接入运营商网络的鉴权工具,以及承载各种应用、数据的安全载体,已经成为物联网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
用户跨运营商服务区域工作时,为减少漫游费用,需要手动切换运营商的签约Profile数据到漫游区域运营商。但是,对于批量的eSIM终端(例如:野生动物跟踪定位设备)或不具备操作条件的用户而言,操作较为复杂或无法实现。
另外,用户使用的签约运营商,在某区域内信号较弱,数据传输速度较慢,严重影响用户体验,但切换到该区域内信号较强运营商网络,操作较为复杂或无法实现。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时切换eSIM卡的签约数据的方法和系统,无需用户操作即可实现终端设备的入网运营商的切换,大大降低了漫游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实时切换eSIM卡的签约数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接收原运营商的漫游信息,漫游信息包括漫游地位置;根据漫游地位置组织优选列表,优选列表包括至少一个优选运营商;向第一优选运营商发送优选列表中的第一优选运营商的签约数据切换请求;接收第一优选运营商的第一签约数据;向eSIM卡转发第一签约数据;响应于eSIM卡对第一签约数据加载成功而向eSIM卡发送激活第一签约数据的激活指令;接收eSIM卡的第一优选运营商激活成功信息;向第一优选运营商转发第一优选运营商激活成功信息。
如上的,其中,还包括重复下述步骤,直至eSIM卡的数据传输速度大于速度阈值:接收eSIM卡发送的数据传输速度并判断数据传输速度是否小于速度阈值;若是,则从优选列表中选择后续优选运营商;向后续优选运营商发送后续优选运营商的第二签约数据切换请求并接收第二签约数据;向eSIM卡转发第二签约数据;响应于eSIM卡对第二签约数据加载成功而向eSIM卡发送激活指令;接收eSIM卡的后续优选运营商激活成功信息;向后续优选运营商转发后续优选运营商激活成功信息。
如上的,其中,优选列表中的多个优选运营商按照资费进行排序,第一优选运营商为优选列表中资费最低的优选运营商;或者所述优选列表中的多个优选运营商按照信号强度进行排序,所述第一优选运营商为所述优选列表中信号强度最好的优选运营商。
如上的,其中,后续优选运营商为优选列表中除第一优选运营商之外的优选运营商中信号强度最好的优选运营商。
如上的,其中,第三方管理平台中预设有运营商信息列表,运营商信息列表包括优选列表,优选列表中的优选运营商均归属于漫游地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恒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81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