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权空管技术保障系统网络模型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7766.7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6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韩松臣;樊凯;李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技术保障 导航设备 空管 加权 系统网络模型 保障能力 基础网络 系统网络 构建 保障设备 概念表示 工作特点 监视设备 可靠度 通讯 建模 地理位置 监视 飞行 | ||
1.对于监视和通信设备,他们的工作特性相似,对整片空域进行分块覆盖,而不是针对某个航路,每块区域都可以被两种设备提供同等条件的保障,因此,对于这两种设备,他们的保障能力的取决于它们是否正常工作。
2.它们的工作寿命服从威布尔分布,在此处我们可以采用可靠度的概念表示监视和通信设备的这两种设备的保障能力。
3.可靠度表示为工作一段时间后可正常工作的设备占总设备的比例。
4.可以表示为:
或
其中n1(t),n2(t)分别表示工作到t时刻时仍可正常工作的监视、通信设备数,N1、N2分别表示总监视、通信设备数;α1,α2分别表示监视、通信设备形状参数;β1,β2分别表示监视、通信设备特征寿命;γ1,γ2分别表示监视、通信设备第一次故障发生时间。
5.对于导航设备,航路的导航保障能力在无权空管技术保障系统网络中可以用度值的乘积来反映,而对于加权网络,我们可以通过航路上的飞行容量来反映该航路上导航设备的保障能力。
6.保障能力越强,航路上的飞行容量越大。
7.又根据民航的规定,民航飞机之间的飞行间隔是固定的,因此航路上的飞行容量跟航路的长度有关,最终我们可以以航路两端导航设备的地理距离来反映导航设备保障能力大小。
8.可以表示为:
其中,l表示节点i,j之间的航程,L表示该网络中最大的航路航程,λ表示保障能力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776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