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工艺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7690.8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7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廖洪流;彭仼远;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海多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7/08 | 分类号: | C07F7/08;B01F17/54;B01F17/42;A01N25/30;B01J19/24;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宋会英 |
地址: | 3303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硅氧烷 表面活性剂 生产工艺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有机硅化工领域,涉及一种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工艺,具有硅氢(Si‑H)活性键的三硅氧烷类化合物(A)与具有碳碳多键的醚类化合物(B)进行硅氢加成反应,生成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化合物(C),硅氢加成反应采用塞流式反应器进行反应,塞流式反应器为螺旋状结构。一种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的生产装置,该装置为塞流式反应器,螺旋状结构,反应器通过与外部的换热介质热交换控制反应器内的温度。根据本发明得到的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具有超低表面张力、超级扩展性能、高渗透性能、高活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硅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工艺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是一种新型农药助剂,它能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具有良好的润湿性、较强的粘附性、极佳的铺展性、较高的气孔渗透率和良好的抗雨冲刷性等优点。
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油水界面的界面张力,同时,还能在低能疏水表面润湿扩展,因其优异的表面性能、润湿扩展能力,已成功应用在润湿剂、泡沫稳定剂、润滑剂、乳化剂等多个领域。
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合成一般采用硅氢加成反应。硅氢加成反应为强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通常伴随有剧烈的冲温现象(短时间内温度急剧升高),反应过程难以控制,给生产工艺带来极大危险的同时,得到的产品质量也不好。硅氢加成反应需要各物料间具有很好的混合均匀、分散均匀的效果,得到的产品质量才能好。
常规的生产合成方式是采用搅拌式反应釜类反应器进行反应,但是该种工艺存在以下两个问题难以解决,一是反应温度难以控制,硅氢加成为强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短时间大量地放热,很难通过反应釜外的夹套及时充分地移除走,反应过程中冲温现象明显。二是反应过程中物料混合、分散不均匀,热量分布不均匀,会形成局部的热斑,影响产品的质量。
常规的塞流式反应器,各物料为平流流动,各物料间的混合、分散效果不好,尤其是对于不相溶的两相物料间的反应,会逐渐地相分离,反应速率变慢,反应活性差。即使加入合适的溶剂使各相物料相互混合,反应过程中各物料间的混合、分散效果仍不好。而且对于在塞流式反应器中的硅氢加成反应,如果不能及时充分地移除反应过程放出的热量,则会导致形成反应区域中的热斑(局部过热),并且反应过程很难控制。
专利号为6350824B的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连续硅氢加成反应生产三硅氧烷的方法,采用搅拌釜式反应器与管状反应器相结合的工艺,物料先在搅拌釜内搅拌混合,再进入到管状反应器中反应。但是,该工艺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物料搅拌后从出料到进入管式反应器需要时间,该段时间内不相混溶的物料间会相分离;二是管状反应器仍为常规的塞流式反应器,各物料为平流流动,各物料间的混合、分散效果不好;三是硅氢加成反应为强放热反应,在管状反应器中,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不能及时充分地被移除,冲温现象明显。而且会形成反应区域中的热斑(局部过热),在热斑(局部过热)部分,催化剂会因温度过高而活性减弱,甚至失活,反应器中各处反应不均一,反应过程很难控制。这样,使用该专利工艺得到的三硅氧烷产品质量较差,并且不稳定。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反应过程温度难以控制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硅氢加成反应的生产工艺,具有硅氢(Si-H)活性键的化合物(A)与具有碳碳多键的化合物(B)进行硅氢加成反应;所述硅氢加成反应采用塞流式反应器进行反应;所述塞流式反应器为螺旋状结构。
所述碳碳多键可以为碳碳双键,也可以为碳碳三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海多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海多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76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