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泡沫造粒机的活性炭过滤网定位移调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7434.9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3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芯原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0 | 分类号: | B29B17/00;B29B17/02 |
代理公司: | 江阴义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7 | 代理人: | 陈建中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泡沫 造粒机 活性炭 过滤网 定位 移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炭过滤网定位移调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泡沫造粒机的活性炭过滤网定位移调装置。
背景技术
泡沫造粒机又叫泡沫颗粒机,设备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工艺先进,高效节能无污染,可在常温下将其直接生产颗粒,光亮均匀,并不破坏原有的分子机构,所产颗粒应用广泛,市场供不应求,用户遍及全国,出口日本,韩国,受到用户广泛好评。泡沫造粒机组是将泡沫经粉碎—塑化、抽条—切粒等工序,其机械性能稳定可靠,产量根据设备型号大小而定。活性炭过滤网采用通孔结构的铝蜂窝、塑料蜂窝、纸蜂窝为载体。与传统活性炭过滤网相比,具有更优良的气体动力学性能,体积密度小,比表面积大、吸附效率高,风阻系数小。蜂窝状活性炭滤网是在聚氨酯泡棉上载附粉状活性炭制成,其含碳量在35%-50%左右。具有活性炭高效的吸附性能,可用于空气净化,去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甲醛、甲苯、硫化氢、氯苯和空气中的污染物。空气阻力小,能耗低,可在一定风量下除臭、除异味,净化环境,具有很好的净化效果。可广泛用于处理含有甲苯、二甲苯、苯等苯类、酚类、酯类、醇类、醛类等有机气体及恶臭气体和含有微量重金属的低浓度、大风量的各类气体。对废气进行吸附浓缩、净化后可直接排放。现有的泡沫造粒机制备出来的塑料颗粒不方便进行回收,对塑料颗粒进行过滤处理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方便对移动块进行灵活移动调节,可以对活性炭过滤网进行牢固卡接,通过活性炭过滤网可以方便对泡沫造粒机制备出来的塑料颗粒进行回收处理的用于泡沫造粒机的活性炭过滤网定位移调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泡沫造粒机的活性炭过滤网定位移调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之间设有导向轴,导向轴套装有调节座;第二固定座的上部设有第一定位座,第一定位座的两侧均设有第一侧块,第一侧块之间设有第一导向管,第一导向管的两端套装有第一移动块,第一移动块的上部设有第一卡接块,第一卡接块的对内朝向面中间位置设有第一卡接槽;第一固定座的上部设有第二定位座,第二定位座的两侧均设有第二侧块,第二侧块之间设有第二导向管,第二导向管的两端套装有第二移动块,第二移动块的上部设有第二卡接块,第二卡接块的对内朝向面中间位置设有第二卡接槽,第二卡接槽与第一卡接槽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块的外侧部位置设有推柱,推柱的一端与第二侧块的外侧部位置连接,推柱的另一端设有推杆。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座的底部设有底座,底座的侧部位置设有扣部,扣部扣接在底座的侧部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座的侧部位置设有若干侧孔。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座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内卡接有第一调节块,第二凹槽内卡接有第二调节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座的背部设有卡腔,第二固定座的上部设有卡接部,卡接部卡接在卡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槽向内凹陷。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接槽向内凹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槽的横截面为V型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接槽的横截面为V型形状。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操作者可以将定位移调装置安装在泡沫造粒机的出料口的下方;操作者将活性炭过滤网安装在第二卡接块与第一卡接块之间,第一卡接块通过第一卡接槽以及第二卡接块通过第二卡接槽可以对活性炭过滤网的两侧进行牢固卡接,第二移动块沿着第二导向管实现水平移动调节,第一移动块沿着第一导向管实现水平移动调节,从而可以方便对第一移动块与第二移动块进行灵活移动调节,可以对活性炭过滤网进行牢固卡接,通过活性炭过滤网可以方便对泡沫造粒机制备出来的塑料颗粒进行回收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用于泡沫造粒机的活性炭过滤网定位移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芯原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芯原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74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粉碎功能的塑料生产搅拌混合装置
- 下一篇:废利乐包塑料回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