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耳营养脆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7427.9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7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思麦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1/00 | 分类号: | A23L31/00;A23L7/104;A23L7/122;A23L7/13;A23L7/161;A23L5/10;A23L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200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银耳 营养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银耳营养脆片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新鲜银耳、糯米、面粉、糖粉,鸡蛋、酵母、水、调料制备而成,将面团发酵后做成薄面片形成银耳浓汤的支撑基础,之后将产品冷冻后切片,采用高温瞬时油炸与低温真空油炸相结合,保证产品形态稳定不变形,同时保证产品疏松多孔的口感,产品营养健康,口味丰富、酥脆蓬松,含油低,是一种健康营养的休闲食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银耳营养脆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银耳又称作白木耳、雪耳、银耳子等,属于真菌类银耳科银耳属,是门担子菌门真菌银耳的子实体,有“菌中之冠”的美称。银耳子实体纯白至乳白色,直径5~10厘米,柔软洁白,半透明,富有弹性。银耳味甘、淡、性平、无毒,既有补脾开胃的功效,又有益气清肠、滋阴润肺的作用。既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又可增强肿瘤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力。银耳富有天然植物性胶质,外加其具有滋阴的作用,是可以长期服用的良好润肤食品。
目前,银耳粗加工品一般为银耳干,精深加工制品为银耳多糖等银耳提取物。由于新鲜银耳储藏性能较差因此为保证银耳有长的保质期通常将银耳制成干制品。但烘干后的银耳其活性成分大大降低,且干制银耳在干燥过程中有些不法分子为保证产品洁白漂亮的外观,会使用硫磺对银耳进行熏蒸,导致其产品最终有害物质超标,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还有一类银耳深加工产品是以罐头、八宝粥等类似形式出现,这类产品将银耳与其他产品如谷物等加工成羹汤类产品,这类产品使用方便,开罐即食,但罐头类产品为保证产品较长的保质期需要添加大量的糖或盐或防腐剂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品的营养价值。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营养、健康、即食的银耳食品及其制备方法,为实现该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银耳营养膨化脆片,包括以下配方的物质制备:新鲜银耳20-30份、糯米3-5份、面粉50-90份、糖粉1-2份,鸡蛋3-5份、酵母0.05-0.3份、水、调味料。
一种银耳营养膨化脆片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准备:新鲜银耳清洗干净,去掉黄色底部,撕单片小瓣,备用;面粉加鸡蛋、酵母、糖粉混合均匀,温水调和面团,含水量18-20%,保鲜膜覆盖,恒温培养箱30℃发酵2h,膨胀到两倍体积,揉搓排气后继续于30℃恒温箱中发酵1h,取出排气后备用;糯米淘洗两遍,清水浸泡2h,捞出备用;
(2)银耳浓汤熬制:撕单片小瓣的新鲜银耳、浸泡过的糯米放入电炖锅中,加入总物料质量1.5-3倍的水,开大火炖1小时后关小火慢炖5-7小时,冷却备用;
(3)制片:将步骤(1)中的面团压成厚度为0.3-0.5cm的面片,放入10cm*10cm的模具底部,模具底部抹油,用直径为2-5mm的针向面团表面均匀压孔,孔与孔之间的间距为1cm,之后向模具中的面片上倒入0.5-0.7cm高的熬制好的银耳浓汤,将浓汤中的银耳铺开,禁止其重叠,之后将厚度为0.3-0.5cm,表面用直径为2-5mm的针均匀压孔的薄面片放入银耳上部,将模具连同薄面片等一起放入冰箱中0℃静置2小时后转入-5℃冷冻2h,之后-20℃冷冻2h,取出后迅速将面片切成长5cm,宽2cm的小面片,-5℃冷冻储藏,备用;
(4)真空油炸:锅中烧热油,油沸腾后将步骤(3)中-5℃冷冻储藏的小面片放入油锅5s后立即捞出放入真空油炸锅真空度0.85-0.99MP,油温控制在90-100℃,油炸10-15min,沥油后,撒调料;
(5)包装:真空油炸后的物料充氮包装即得所需银耳脆片。
所述步骤(4)中的调料为:胡椒粉、盐、五香粉、辣椒粉、孜然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思麦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思麦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74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