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中校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7080.8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5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田小龙;徐颂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材浚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5/14 | 分类号: | B41F15/1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444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校准 装置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对中校准装置,与光伏电池输送机构相匹配,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光伏电池输送机构上待加工件位置的传感组件,用于对所述光伏电池输送机构上待加工件位置进行对中校准的校准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校准组件运动的驱动组件,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各组件运行的中控组件,所述传感组件、校准组件及驱动组件均与所述中控组件电性连接并由其控制驱动。本发明采用自动化的方式完成光伏电池加工过程中硅片位置校准,实现了硅片的校准复位,避免了因硅片位置偏移,导致其与抓手侧面频繁接触、发生碎片的问题,有效地提升了光伏电池加工的良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校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光伏电池制造的丝网印刷环节中用于硅片对中校正的对中校准装置,属于光伏电池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光伏电池的加工工艺大致包括清洗制绒、扩散做PN结、背面边缘刻蚀、PE镀氮化硅减反膜、丝网印刷烧结、测试分拣等流程。在这些不同的加工工艺间,光伏电池的加工半成品大多都需要借助传送带完成输送。
受到光伏电池加工过程中加工精度以及设备运行过程中的位置误差等因素的限制,光伏电池的硅片在传送带上的位置可能会发生偏移、不能处在轨道的正中央。由于硅片较为脆弱,一旦其在传送带上的位置偏移,那么在光伏电池的后续的加工过程中,抓手进行抓取搬运时,硅片会与抓手侧面频繁接触。时间一长,会使得抓手侧面起皮,严重的还会导致硅片发生碎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目前的光伏电池加工设备中,会设置相应的位置校准装置对硅片在传送带上的位置进行监控。虽然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尽可能地避免硅片输送过程中发生偏移的问题,但也仍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具体而言,首先,这类校准装置仅仅具备监测的功能,在检测到硅片的位置不当时,其所能够进行的操作仅仅是发出警报,提示操作者手动校准和纠正,设备的一体化及自动化操作的程度较低。其次,这类校准装置的操作精度一般很难达到要求,误差较大,每次调整、校对所需要的时间较长,且容易出错。最后,在目前的国内市场上,这类校准装置所需要的零部件都面临着产能不足、供不应求的问题,设备应用及普及的成本相对较高,不便于加工企业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能够以自动化的方式完成光伏电池加工过程中硅片位置校准,且操作精度较高、成本较低的对中校准装置,就成为了本领域内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在光伏电池制造的丝网印刷环节中用于硅片对中校正的对中校准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对中校准装置,与光伏电池输送机构相匹配,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光伏电池输送机构上待加工件位置的传感组件,用于对所述光伏电池输送机构上待加工件位置进行对中校准的校准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校准组件运动的驱动组件,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各组件运行的中控组件,所述传感组件、校准组件及驱动组件均与所述中控组件电性连接并由其控制驱动。
优选地,所述光伏电池输送机构固定设置于设备支架上,所述光伏电池输送机构包括至少一条用于实现待加工件输送的传送带。
优选地,所述传感组件包括光电传感器及监测相机,所述光电传感器及所述监测相机二者均固定设置于所述传送带上方、且二者均与所述中控组件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校准组件包括多组对中夹手,每组对中夹手均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对中夹手加工件,每组对中夹手中的两个所述对中夹手加工件相对称地固定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磁阀以及与所述对中夹手加工件相匹配的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与所述对中夹手加工件的数量、位置一一匹配对应,所述对中夹手加工件与所述驱动气缸的气缸轴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对中夹手加工件上远离所述驱动气缸的一端的侧面固定设置有缓冲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材浚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材浚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70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