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锥旋回破碎机性能测试试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46934.0 | 申请日: | 201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6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威;杨永海;毕野虹天;王继新;于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李中强 |
地址: | 13002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锥 旋回 破碎 性能 测试 试验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锥旋回破碎机性能测试试验台,是由第一动锥总成、第二动锥总成、第二动锥驱动装置、机架装置、液压泵站、控制系统和测试系统组成,第一动锥和第二动锥具有反向转动,显著加强搓压运动,使矿料易于破碎,能够对比第一动锥不转动与第一动锥和第二动锥具有反向转动时单位时间处理矿料的能力;设置于二个回油路上的压力反馈自动控制节流阀流量的自动调节,使偏心钢套内外圆柱面油膜压力分布趋于均匀,实现完整油膜润滑,能够准确测出偏心钢套内外圆柱面油膜压力分布,能够准确测出第二动锥的第二轴颈动态弯矩变化规律,能够准确侧出第一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和第二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的载荷谱,为大型圆锥旋回破碎机设计提供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性能测试试验台,特别涉及一种圆锥旋回破碎机性能测试试验台。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外所倡导的“多碎少磨”大趋势下,急需大型圆锥旋回破碎机产品,但是不论设计大型圆锥破碎机产品,还是提高现有圆锥破碎机产品的使用寿命,都需要实测圆锥旋回破碎机的有关性能数据作为依据,而在大型圆锥旋回破碎机上很难测出偏心钢套内外圆柱面间的油膜压力分布等参数,只有通过旋回破碎机性能测试试验台测出有关参数,采用相似理论设计完善大型圆锥旋回破碎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锥旋回破碎机性能测试试验台。
本发明是由第一动锥总成、第二动锥总成、第二动锥驱动装置、机架装置、液压泵站、控制系统和测试系统组成;
所述的第一动锥总成是由横梁冒、横梁、第一动锥、回转支承、齿轮和第一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组成,横梁冒设有圆柱形凸台,横梁设有第一圆柱形凸台、第二圆柱形凸台、轴孔和圆孔,第一动锥设有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回转支承设有内圈和外圈,外圈设有齿圈;
所述的第二动锥总成是由双排滚子球面调心轴承、第二动锥、密封座圈、第一O型密封圈、偏心钢套、第二O型密封圈、第三O型密封圈、推力轴承、第一端盖、推力摩擦盘、线束导管、第二端盖、精密滑动轴承、三个弯矩传感器和六个第一油膜压力传感器组成,第二动锥设有第一轴颈、动锥体、第二轴颈、内孔和第一圆柱形凹槽,第二轴颈设有第二圆柱形凹槽、三个第一径向油道和三个第二径向油道,密封座圈设有半圆截面环形凹槽,偏心钢套设有法兰盘、第一半圆截面环形凹槽、第二半圆截面环形凹槽、聚油环槽、第一轴向油道、第一渐变圆弧槽、第一径向油道、第二渐变圆弧槽、第二轴向油道、第三圆弧槽、第二径向油道、第四圆弧槽和轴孔,第一端盖设有圆柱形凹槽,圆柱形凹槽设有圆孔,推力摩擦盘设有圆孔、球面和数个径向槽,第二端盖设有进油口、球面和圆柱形凹槽,圆柱形凹槽设有圆孔;
所述的第二动锥驱动装置是由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第二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组成;
所述的机架装置是由防护密封罩、机体、盖板、支架、四个撑杆、二个压力反馈自动控制节流阀、八个第二油膜压力传感器和二个丝堵组成,防护密封罩设有圆孔和法兰盘,机体设有圆柱形凹槽、第一圆柱形凸台、第二圆柱形凸台、液压马达安装仓、轴孔、三个第一径向油道、二个第二径向油道、二个第一径向油道、三个第三径向油道、二个第二径向油道和二个轴向油道,支架设有法兰盘、第一悬臂梁、第二悬臂梁和四个支腿,第一悬臂梁设有内半圆柱面,撑杆设有第一方形法兰盘和第二方形法兰盘;
将推力轴承与机体的轴孔同轴置于其第二圆柱形凸台上固连,二个丝堵分别旋入二个轴向油道内适当位置预紧,第二O型密封圈和第三O型密封圈分别置于偏心钢套的第一半圆截面环形凹槽和第二半圆截面环形凹槽内,偏心钢套的外圆柱面与机体的轴孔同轴穿入其内,使偏心钢套的法兰盘与推力轴承接触固连,使偏心钢套的外圆柱面与机体的轴孔形成第一转动副,第二锥齿轮套设于第二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输出轴上固连,第二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置入机体的液压马达安装仓内适当位置,第三端盖对正固连于液压马达安装仓口,四个撑杆的第一方形法兰盘分别对称固连于支架的四个支腿适当位置,四个撑杆的第二方形法兰盘分别对称固连于机体的适当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69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工位密封检测系统
- 下一篇:防溅射分子沉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