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电路板及其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6662.4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4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刘贵生;张晨;韩仁武;吴庆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斗航天汽车(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苏胜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电路板 及其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电路板及其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驱动电机控制电路板是驱动电机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功能是否正常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对汽车驱动电机控制电路板的检测能够保证驱动电机控制系统的质量,对其性能和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选择合适的检测系统准确、高效地电机控制电路的质量,以及成为汽车检测领域的一个新热点。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汽车驱动电机控制电路板的检测系统,其检测过程主要依靠手动的方式完成,需要人工同时操作多台一起设备,检测步骤复杂,测试时间长,且手动操作读取的检测结果,引入人为误差,导致测试结果准确度低。为了克服手动测试的不足,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汽车电路板检测系统,以满足该电路批量生产的检测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电路板及其检测系统,以缓解了现有技术无法对待检测的汽车电路板进行实时故障检测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电路检测系统,包括:检测芯片、通信装置和单片机,其中,所述检测芯片和所述单片机集成在一个电路板上,或者集成在不同的电路板上,所述检测芯片的输入端用于输入至少一路电信息,且每路电信息为每个待检测的汽车电路板的电信号,所述检测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通信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通信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通信装置用于向所述单片机传输所述检测芯片检测到的检测结果,其中,所述检测结果为所述检测芯片基于所述至少一路电信息生成的结果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装置包括:第一SPI接口和第二SPI接口,其中,所述第一SPI接口设置在所述检测芯片上,所述第二SPI接口设置在所述单片机上,所述检测芯片和所述单片机通过所述第一SPI接口和所述第二SPI接口之间的通信连接进行数据的传输;所述第一SPI接口的串行数据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二SPI接口的串行数据输入接口相连接;所述第一SPI接口的串行数据输入接口与所述第二SPI接口的串行数据输出接口相连接;第一SPI接口的时钟信号接口与所述第二SPI接口的时钟信号接口相连接;第一SPI接口的使能信号接口与所述第二SPI接口的使能信号接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中控机,其中,所述中控机与所述单片机通信连接,用于获取所述单片机传输的检测结果,并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切断所述待检测的汽车电路板中的故障电路板。
进一步地,所述待检测的汽车电路板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电机控制器,整车控制器和电池管理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芯片还包括:CAN总线接口和PWM输出接口,其中,所述CAN总线接口用于通过连接外部CAN接口芯片实现与外部设备的通信连接,所述PWM输出接口用于与所述电机控制器通信连接,以使所述电机控制器根据PWM信号对电机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芯片还包括:第一控制接口和第二控制接口,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接口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接口与所述电池管理装置相连接,所述检测芯片通过所述第一控制接口控制所述整车控制器的开启和关闭,所述检测芯片通过所述第二控制接口控制所述电池管理装置的开启和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芯片为SAACIC61508;所述单片机为MPC5744单片机。
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路电信息包括:1.2V的电压信息,3.3V的电压信息,5V的电压信息,12V的电压信息,28V的电压信息和5V基准电压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报警指示灯,所述报警指示灯与所述单片机相连接,用于在所述检测结果为所述待检测的汽车电路板中存在故障电路板的情况下,按照预设频率进行闪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电路板,包括上述所述的汽车电路板检测系统,还包括待检测的汽车电路板,其中,所述汽车电路板检测系统用于对所述待检测的汽车电路板进行故障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斗航天汽车(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北斗航天汽车(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66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芯片条测试机
- 下一篇:框架外观检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