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通道健身自行车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6358.X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0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姜立军;张瑜;李哲林;吴章鸿;李建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22/08 | 分类号: | A63B22/08;H04W4/8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黄磊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健身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健身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通道健身自行车。
背景技术
健身自行车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健身器材。平时有很多人喜爱运动,喜爱单车骑行,因为各类条件限制,会买一款室内健身自行车在家里,可以随时锻炼。其次,健身自行车在健身房的使用也比较普遍。健身自行车在运动科学领域叫做"功率自行车",分为直立式、背靠式(也称为卧式)两种,可以调整运动时的强度,能起到健身的效果。属于典型的模拟户外运动的有氧健身器材亦被称为心肺训练器材。主要是通过身体较长时间,适当强度的运动来促进心血管的运动,加快新陈代谢,增强心脏和肺部功能,从而改善人体的体质。调节健身车的阻力能实现调整运动强度的目的;目前市场的健身车有普及型的磁控健身车(根据飞轮的构造不同还分为内磁控和外磁控),较高阶的电磁控健身车。磁控是人力旋钮调节,有不同的档位可调,电磁控是把旋钮更换为拉线马达控制磁铁与飞轮的远近阻力来调节阻力大小,因为马达的出现,加上电脑程序,电磁控健身车的阻力调节段数可以更细微,而且设定的程序允许在运动过程中自动变换阻力大小,搭配骑行类APP,形成模拟类似爬山、山地、间歇等自然环境的程序,一方面模拟了真实骑行环境,一方面部分有游戏性质的还增加了健身的乐趣,以适合较高阶用户,此类健身车是高阶家用和小型健身会所常用设备。目前的健身车产品功能实现比较唯一,只实现可倾斜功能或者阻力自调功能,没有实现俯仰和颠簸的功能,也没有将这些功能进行集成。而对于实现侧倾功能的产品,在结构设计上,对支撑上部重量的悬臂材料的承重性能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实现侧倾、俯仰、颠簸功能的多通道健身自行车,它还具有结构简单等优点。
多通道健身自行车,包括底座、电动杆筒组件、对称连杆、对称后支架、对称支架、座椅组件、龙头组件、脚踏板、气弹簧、磁粉制动器、控制模块;电动杆筒组件通过活动连接件活动连接于底座上,对称后支架通过活动连接件活动连接于底座上,对称后支架的两侧和底座之间安装有气弹簧;对称支架设于对称后支架的上部,磁粉制动器置于对称支架内,脚踏板设置在对称后支架的外侧,第一中轴由外至内穿过脚踏板、对称后支架、对称支架、磁粉制动器;对称连杆两端分别和电动杆筒组件、对称支架活动连接;座椅组件安装在对称支架的顶部,龙头组件和座椅组件相连接;控制模块安装在多通道健身自行车车身上,安装在龙头组件和脚踏板上的传感器和控制模块电连接。采用此结构,多通道健身自行车能实现俯仰、颠簸等功能,并集成侧倾功能,因此本多通道健身自行车能更好地模拟实际骑行场景,提供更真实的使用感。
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移动端APP或VR头盔终端,移动端APP或VR头盔终端模拟骑行场景并保持和控制模块信息同步。采用此结构,能通过移动端APP或VR头盔终端模拟真实的骑行场景,并将指令或数据传递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磁粉控制器、电动杆筒组件等运动,从而为用户提供真实的骑行体验,如上、下坡、颠簸等。
作为一种优选,电动杆筒组件包括伺服电动杆和伺服电动缸;伺服电动杆一端安装在底座上,另一端插入伺服电动缸内;伺服电动缸和对称连杆活动连接。采用此结构,通过动力驱动伺服电动缸,带动和伺服电动缸相连的部件运动,驱动和传递运动稳定,确保实现稳定的俯仰功能。
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第三中轴和轴承座,轴承座安装在底座上,活动连接件通过第三中轴和轴承座相连接,电动杆筒组件或对称后支架和活动连接件相连接。采用此结构,结构简单,通过第三轴承将活动连接件和轴承座安装,因此能实现车体的整体侧倾。
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第二中轴,对称连杆两端分别通过第二中轴和电动杆筒组件、对称支架活动连接,并在连接之处安装有对称轴承。采用此结构,通过对称轴承、第二中轴将对称连杆和电动杆筒组件、对称支架活动连接,因此通过电动杆筒组件带动对称连杆运动,对称连杆带动对称支架运动,从而带动安装于对称支架上端的座椅组件转动,实现车体的俯仰,为用户提供真实的俯仰功能。
作为一种优选,龙头组件包括龙头杆、龙头、龙头连接件、龙头中轴、双向阻尼器;龙头杆通过支撑悬臂和座椅组件的中部相连接,龙头杆通过龙头连接件、龙头中轴和龙头相连接,龙头连接件下部与两个支架管座固定,并在龙头连接件下部连接有双向阻尼器;龙头绕龙头中轴中心左右旋转时,双向阻尼器限制龙头旋转角度。采用此结构,用户能通过操作龙头,使得龙头绕龙头中轴中心旋转,给用户实际操纵转向的真实感;同时,又能通过双向阻尼器保证龙头的转向不会太大,保证车体整体的而稳定性和用户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63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