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温吸声蜂窝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5886.3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9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余金光;仝建峰;张旭锋;益小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复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9/35 | 分类号: | C08J9/35;C08L61/06;C08L33/20;C08L61/28;C08L75/08;C08K7/28;C08K7/2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李建英 |
地址: | 北京市顺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吸声 蜂窝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功能蜂窝制造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保温吸声蜂窝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添加的空心玻璃微珠、空心陶瓷微珠、膨胀珍珠岩等空心微珠,内部为空腔结构,表面为致密的壳层,具有优异的隔热、吸声效果。以高分子发泡材料作为载体,将空心微珠填充到蜂窝孔格内部,能够显著增强蜂窝的保温吸声性能。同时,空心微珠的加入减少了高分子泡沫的用量,成本降低,而空心微珠耐高温、阻燃,因此本发明的保温吸声蜂窝同时具有阻燃的效果,相应的材料燃烧时释放的污染物更少。空心微珠的加入,同时减小了高分子泡沫材料的热胀冷缩,提高了材料的尺寸稳定性,进而可以提高最终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蜂窝制造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保温吸声蜂窝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蜂窝材料由于其密度小、比强度高、耐高温等诸多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船舶、建筑等领域。随着应用的增多,不同领域对蜂窝芯材提出了不同的功能要求,特别是交通领域,为了提高乘客的舒适度,对材料的保温吸声性能提出了要求。
为了提高蜂窝材料的隔热、吸声性能,通常有两种途径。一种途径是将泡沫填充到蜂窝孔格中,该方法存在的缺点是,所填泡沫材料为高分子发泡材料制得,通常具有易燃性,因此需要加入大量阻燃剂,而很多阻燃剂含有卤素,不环保,同时高分子材料燃烧时会释放大量污染物,甚至有毒物质;另一种途径是通过蜂窝结构的设计,在蜂窝孔格中植入一层或多层吸声隔膜或隔热膜,该方法能够在少量增加蜂窝重量的前提下提高蜂窝的隔热或吸声性能,但该方法工序复杂,针对不同孔格、规格的蜂窝,需要特定的工装将隔膜植入到蜂窝腔体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提出一种工艺简单的保温吸声蜂窝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1.1胶膜制备:取100质量份高分子发泡材料基材,加入100~500质量份空心微球,0.5~10质量份分散剂,0~5质量份增稠剂,混合均匀后通过压延制备成胶膜;
1.2胶膜植入:选取蜂窝芯,将蜂窝芯置于胶膜上方,通过加压将胶膜压入蜂窝孔格内;
1.3发泡:将带有发泡材料胶膜的蜂窝发泡固化;
1.4后处理:去除蜂窝表面多余的泡沫,修理平整,得到保温吸声蜂窝。
所述高分子发泡材料基材为蜜胺树脂、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树脂(PMI)及酚醛树脂中的一种;所述分散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酸钠、乙酸乙酯、丙二醇嵌段聚醚、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增稠剂为气相二氧化硅、有机膨润土、蓖麻油以及聚酰胺蜡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空心微球为空心玻璃微珠及其表面改性物、空心陶瓷微珠及其表面改性物、膨胀珍珠岩、膨胀玻化微珠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空心微球的直径为50μm~200μm,壁厚0.5μm~2μm;
所述蜂窝芯为芳纶蜂窝芯、铝蜂窝芯、玻璃布蜂窝芯或植物纤维纸蜂窝芯中的一种;蜂窝芯孔格为正六变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或圆形,蜂窝孔格边长为1.5mm~6mm,蜂窝深度为5mm~10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添加的空心玻璃微珠、空心陶瓷微珠、膨胀珍珠岩等空心微珠,内部为空腔结构,表面为致密的壳层,具有优异的隔热、吸声效果。以高分子发泡材料作为载体,将空心微珠填充到蜂窝孔格内部,能够显著增强蜂窝的保温吸声性能。同时,空心微珠的加入减少了高分子泡沫的用量,成本降低,而空心微珠耐高温、阻燃,因此本发明的保温吸声蜂窝同时具有阻燃的效果,相应的材料燃烧时释放的污染物更少。空心微珠的加入,同时减小了高分子泡沫材料的热胀冷缩,提高了材料的尺寸稳定性,进而可以提高最终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另外本发明先将发泡材料制备成胶膜,然后压入蜂窝孔格内进行发泡,该工艺适用于各种孔格的蜂窝,无需定制工装,工艺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复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复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58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