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茶叶中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345652.9 申请日: 2017-12-15
公开(公告)号: CN108051520A 公开(公告)日: 2018-05-18
发明(设计)人: 焦扬;杨亚玲;刘瑞琦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健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0/02 分类号: G01N30/02;G01N30/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50033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检测 茶叶 中黄 曲霉 毒素 b1 方法
【说明书】:

发明针对普洱茶中共存物质对黄曲霉毒素B1测定有严重干扰的难题,制备了两种对黄曲霉毒素B1有特异性吸附,又对干扰物质起到净化作用的功能性磁性纳米材料,在使用时采用两种材料的混合物,将吸附及净化同时完成,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进行普洱茶中黄曲霉毒素B1测定,有准确的测定结果,将建立的方法与HPLC‑MS/MS比对,结果一致。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功能性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充分利用了聚多巴胺对黄曲霉毒素B1的强吸附作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好的分散作用,多巴胺制备的CQDs表面的亲水作用,使用两种功能性磁性纳米材料的混合物对普洱茶中AFB1既有净化又有吸附的双重作用。由于制备材料为纳米级,材料用量少,只需几毫克,成本低廉,检测时间短,只需几分钟,这些特点都本发明所用的技术在普洱茶中黄曲霉毒素B1测定中具有巨大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茶叶中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属于食品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黄曲霉毒素(AFT)是一类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均为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寄生曲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在湿热地区食品和饲料中出现黄曲霉毒素的机率最高。AFT 对人和多种动物表现出剧烈毒性,且有明显致癌性,其中黄曲霉毒素B1(AFB1)毒性最大,致癌力最强。所以,食品中若有黄曲霉毒素存在,就极大地威胁着消费者的健康。我国是茶叶产销大国, 而目前尚无茶叶中黄曲霉毒素的限量标准。2011 年有调查发现普洱茶中黄曲霉毒素检出率较高, 茶叶成为新的被污染对象引起注意。由于普洱茶的发酵和仓储存在高温、高湿的特殊性,人们对普洱茶是否会受到黄曲霉污染并产生致癌物质存有疑虑。“普洱茶产黄曲霉致癌说”让消费者对普洱茶安全性引发争议,普洱茶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普洱茶生产、消费和管理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

叶中的茶多酚、茶色素、茶碱、氨基酸等成分对黄曲霉毒素的测定产生较大干扰,尤其现在常用的酶联免疫吸附法( ELASA)、免疫亲和柱-荧光分光光度计法( SFB)、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 IAC-HPLC),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 /MS)相对好一些。主要是由于免疫亲和柱也吸附了茶多酚、茶色素等成分,使测定结果出现假阳性。虽然HPLC-MS/MS检测结果可靠,但检测成本高,检测时间长,难以广泛使用,同时也有一定干扰。目前还没有报道能够用于检测中干扰能够很好消除的净化方法和材料。本发明采用聚多巴胺、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AB)与多巴胺碳量子点(CQDs)包覆的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为黄曲霉毒素B1的吸附剂,同时对普洱茶中的干扰黄曲霉毒素B1测定的成分的很好的净化作用,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进行普洱茶中黄曲霉毒素B1测定,有准确的测定结果,将建立的方法与HPLC-MS /MS比对,结果一致。本方法制备的功能性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充分利用了聚多巴胺对黄曲霉毒素B1的强吸附作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好的分散作用,多巴胺制备的CQDs表面的亲水作用,使用两种功能性磁性纳米材料的混合物对普洱茶中AFB1既有净化又有吸附的双重作用,使其既有好的萃取效果又有好的净化效果;由于制备材料为纳米级,材料用量少,只需几毫克,成本低廉,只需几元钱;材料具有的超顺磁性,在外加磁场可以快速分离,样品净化时间短,只需几分钟。这些特点都本发明所用的技术在普洱茶中黄曲霉毒素B1测定中具有巨大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成本低,普洱茶样品萃取净化效果好,检测时间短的茶叶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方法。

一种检测茶叶中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茶叶中黄曲霉毒素B1提取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30.00-50.00g茶叶样品,准确加入体积分数为70-80%的甲醇水溶液100-150mL,剧烈振荡2min,50±2℃水浴超声提取20-30 min,定量滤纸过滤,备用;

(2)提取液净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健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健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56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