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型同轴功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45237.3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83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高静;孙浩;胡卫东;李霞;袁士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5/18 | 分类号: | H01P5/18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轴 功分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T型同轴功分器,包括第一节内导体Ⅰ、第三节内导体Ⅰ和第二节内导体Ⅰ;第一节内导体Ⅰ与第二节内导体Ⅰ之间、第二节内导体Ⅰ与第三节内导体Ⅰ之间均固定连接;第一节内导体Ⅰ的外围嵌套有与其同轴的且均呈圆筒状的第二节内导体Ⅱ和第三节内导体Ⅱ;所述第二节内导体Ⅱ位于第二节内导体Ⅰ和第三节内导体Ⅱ之间,第二节内导体Ⅱ远离第二节内导体Ⅰ的端部与第三节内导体Ⅱ的一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节内导体Ⅱ与第二节内导体Ⅰ之间设有间隙,第三节内导体Ⅱ的内直径小于第二节内导体Ⅱ的内直径。本发明的同轴功分器耐压高、抗击穿能力强,且易于端口阻抗匹配,可以直接与高功率的器件相连接,满足了高功率电路的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雷达通讯设计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T型同轴功分器。
背景技术
同轴功分器是一种将一路输入信号能量分成两路或多路输出相等或不相等能量的器件,也可反过来将多路信号能量合成一路输出,此时也可称为合路器,主要应用在网络通信。功分器在现代雷达通讯设计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功分器大多采用微带或者带线结构,这种功分器耐压低,抗击穿能力差,大多数适用于低功率电路。但在高功率条件下,微带与带线结构的功分器适应能力弱,很容易损坏,很难适应现阶段使用频繁的高功率电路。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T型同轴功分器,该功分器耐压高、抗击穿能力强,且易于端口阻抗匹配,可以直接与高功率的器件相连接,满足了高功率电路的使用要求。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T型同轴功分器,包括柱状且直径依次增大的、同轴的第一节内导体Ⅰ、第三节内导体Ⅰ和第二节内导体Ⅰ;所述第二节内导体Ⅰ位于第一节内导体Ⅰ和第三节内导体Ⅰ的中间,第一节内导体Ⅰ、第二节内导体Ⅰ与第三节内导体Ⅰ之间依次相连;
所述第一节内导体Ⅰ的外围套设有与其同轴的且均呈圆筒状的第二节内导体Ⅱ和第三节内导体Ⅱ;所述第二节内导体Ⅱ位于第二节内导体Ⅰ和第三节内导体Ⅱ之间,第二节内导体Ⅱ远离第二节内导体Ⅰ的端部与第三节内导体Ⅱ的一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节内导体Ⅱ与第二节内导体Ⅰ之间设有间隙,第三节内导体Ⅱ的内直径小于第二节内导体Ⅱ的内直径;
所述第一节内导体Ⅰ、第二节内导体Ⅰ、第三节内导体Ⅰ、第二节内导体Ⅱ和第三节内导体Ⅱ的外围设有与第一节内导体Ⅰ同轴的圆筒状外导体;所述第一节内导体Ⅰ与第三节内导体Ⅱ之间形成馈电口,所述第三节内导体Ⅰ与外导体之间形成第一分端口,第三节内导体Ⅱ与外导体之间形成第二分端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节内导体Ⅰ、第二节内导体Ⅰ、第三节内导体Ⅰ、第二节内导体Ⅱ和第三节内导体Ⅱ均为裸露的铜导体。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节内导体Ⅰ的直径与第二节内导体Ⅱ的外直径、长度均相等;所述第三节内导体Ⅰ的直径与第三节内导体Ⅱ的外直径、长度均相等。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节内导体Ⅰ的直径为rnx1,第二节内导体Ⅱ与第二节内导体Ⅰ之间的间隙宽度为hf,第二节内导体Ⅰ的直径和第二节内导体Ⅱ的外直径均为rnx2、长度均为hnx2,第二节内导体Ⅱ的内直径均为rwx1,第三节内导体Ⅰ和第三节内导体Ⅱ的直径为rnx3、长度为hnx3,外导体的内直径为rwx2;所述rnx1、hf、rnx2、hnx2、rwx1、rnx3、hnx3、rwx2的大小均可调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52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位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神经网络训练方法及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