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漠化地区种植火龙果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4675.8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5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恪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汉象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05 | 分类号: | A01G22/05;A01B79/02;C09K17/40;C09K10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李家恒 |
地址: | 545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漠化 地区 种植 火龙果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漠化地区种植火龙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地形整理、选苗、定植、覆膜和种植管理。该种植方法将石漠化地区平整,并重建种植结构,在平整后的地面上铺设一层隔离层;然后在隔离层上填铺土壤改良层;最后回填客土。共同起到保水、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促进火龙果树的生长,防止石漠化的进一步恶化。该种植方法一方面避免石漠化土壤对火龙果生长的影响,另一方面,为火龙果生长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从而提高火龙果产量。针对不同阶段施用不同种类和不同量的肥料,并喷洒叶面肥,有利于促进火龙果生长并增加水果的微量元素和硒的含量,提高火龙果口感和营养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物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漠化地区种植火龙果的方法。
背景技术
广西岩溶地貌分布广泛,全区岩溶区土地面积1.25亿亩,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5.2%,涉及10个市76个县(市、区)779个乡镇(林场)。在岩溶区土地面积中,石漠化土地达3568万亩,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云南和贵州。岩溶地区人口1200多万,约占广西全区总人口的四分之一。由于石漠化严重,造成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十分滞后,广西全区90%以上的贫困人口都分布在石漠化地区。
随着时间的推移,广西的“石漠化”程度和面积也在不断加深和发展。石漠化与水土严重流失已形成恶性循环,造成的山穷、水枯、林衰、土瘦,给石漠化地区人们的生存亮起了红灯。石漠化地区极易发生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给当地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水土资源不断流失后呈现的“石漠化”现象,不仅恶化了农业生产条件,还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频发,石漠化地区日趋恶化的脆弱生态环境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石漠化地区的人口问题、生存问题、能源问题,成了不容回避的问题,加快石漠化防治,已刻不容缓。
火龙果营养丰富、功能独特,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以及花青素,丰富的维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纤维。火龙果属于凉性水果,在自然状态下,果实于夏秋成熟,味甜,多汁。火龙果为热带、亚热带水果,喜光耐阴、耐热耐旱、喜肥耐瘠。原产地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巴拿马、厄瓜多尔、古巴、哥伦比亚等地。后传入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和中国的台湾省,中国大陆的海南、广西、广东、福建、云南等省区。火龙果已经成为广西的一种重要作物。因此,寻求火龙果的石漠化种植对广西的经济发展和石漠化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石漠化地区种植火龙果的方法,不仅可以解决土地不足,增加火龙果种植区域,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使石漠化山地土壤得到治理,保护了生态环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石漠化地区种植火龙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地形整理
清理零散石块,并对局部凹凸区域进行开挖回填;然后进行扩容,形成宽60~80厘米,深50~70厘米的种植穴,对于石漠化严重山地,合理利用岩石凹坑来挖种植穴。
S2.选苗
选择种纯度优良、品质好、无病虫害、健壮的植株作为新苗,并选择阴天或雨前进行定植。
S3.定植
在平整后的地面上铺设一层隔离层;然后在隔离层上填铺土壤改良层;然后将火龙果新苗置于种植穴中,放土并压实,浇水;最后回填客土。
所述土壤改良层由改良剂和土壤混合而成,所述土壤改良层中改良剂所占重量百分比为10~30%。
所述改良剂,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秸秆30~50份,废蚕丝5~15份,玉米淀粉3~8份,膨润土1~10份,火山灰5~10份,贝壳3~10份,污泥5~10份,腐植酸2~6份,复合肥3~10份,有机肥5~15份,交联剂0.2~3份,引发剂0.2~3份,聚合剂1~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汉象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柳州市汉象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46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