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臭氧在茶油中的增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4412.7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7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思麦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04 | 分类号: | B01F3/04;B01F3/20;B01F11/02;C11B3/08;C11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200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臭氧 茶油 中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臭氧在茶油中的增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纳米化预处理:将茶油通过纳米对撞机进行超高压处理,使茶油的粒径降低为100nm以下;2)预氧化处理:在光照强度100~150lux、温度45~60℃的环境条件下,于纳米化预处理茶油内持续通入氧气,直至茶油的过氧化值大于20mmol/kg;3)控制步骤(2)得到的茶油温度为0~15℃,使茶油保持为液态;4)往步骤(3)中的茶油通入臭氧,通入速率为4~5g/min,期间同时对茶油进行缓慢加热,使茶油的升温速率为5~7℃/min,直至臭氧的通入总量以茶油的重量计达到20~30g/kg;5)包装。本发明可以增加臭氧在茶油中的溶解能力,并使臭氧更加均匀的分散和溶解在茶油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臭氧在茶油中的增溶方法。
背景技术
臭氧的分子式为O
臭氧溶于水后就会成为一种强氧化剂,对活细胞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但臭氧在水中极不稳定。研究发现,臭氧在单不饱和脂肪酸中相当稳定,制成臭氧油能保存2年以上,目前使用最多的是臭氧化橄榄油,但是我国的橄榄油主要靠进口,市场上的橄榄油品质良莠不齐,价格是食用油的10倍以上,且其抗菌、消炎效果欠佳,药物释放太快,药效持续时间短,需要加入大量的臭氧量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此外,现有的臭氧化橄榄油等由于其刺激性气味难以被患者接受,且其对大肠杆菌、金葡菌、白色念珠菌的消灭效果不佳,经过实际使用发现其对深度溃烂的伤口的疗效也不理想。鉴于以上,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376761.7)披露了一种臭氧化冰片茶油,其包含臭氧、冰片以及茶油,其中每1L茶油中冰片的含量为30~50g,在温度25-30℃,压力为0.5~1.5bar下,每1L茶油中控制臭氧通入总量为13.5g~20.0g。该技术方案的臭氧化冰片茶油,原料廉价易得,抗菌效果可以得到明显改善、具有良好的消炎、止痛、杀菌作用,有效促进伤口的愈合,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的,更易被患者接受的能够稳定地缓释出臭氧,能在短时间内杀灭大肠杆菌、金葡菌、白色念珠菌等,尤其是对慢性伤口如糖尿病足以及急性伤口都有很好的疗效的臭氧化冰片茶油。但是,在实践当中,将臭氧通入茶油的过程中,臭氧会与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反应,使茶油发生氧化,导致臭氧大量损失,同时茶油被氧化后不饱和程度大幅降低,茶油凝固变成膏体,臭氧便无法通入茶油中与之混合;另外,臭氧很难均匀的与茶油进行互混,使臭氧在茶油中均匀分散和溶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臭氧在茶油中的增溶方法,该方法通过将茶油进行纳米化处理,以降低茶油的粒径,使臭氧在茶油中的分散、流动的阻力降低;另外,为了防止臭氧与茶油过度与茶油发生氧化反应,该方法预先通过将茶油加速氧化,使茶油氧化产生一定的氧化产物,从而抑制臭氧与茶油的氧化反应;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增加臭氧在茶油中的溶解能力,并使臭氧更加均匀的分散和溶解在茶油中。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臭氧在茶油中的增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纳米化预处理:将茶油通过纳米对撞机进行超高压处理,使茶油的粒径降低为100nm以下;其中,植物油油滴的粒径按照GB/T 19627-2005“粒度分析—光子相关光谱法”(PCS法)进行检测,植物油油滴的平均粒径用中位粒径(D50)表示;普通茶油的粒径较大,粘度大,流动性、铺展性较差,通过该步骤,茶油的粒径可以降低至纳米级,使茶油的粘度大幅降低、流动性增加,从而增强了其溶解臭氧的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思麦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思麦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44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纳多层复合金刚石薄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青梅果脯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