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种子超低温保存的改进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3620.5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2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禾生物种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3/00 | 分类号: | A01N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低温保存 长期保存 植物种子 氯化钠 羟丙甲基纤维素 超低温状态 超低温 玉米种子 常规的 甘油 出芽 解冻 保存 改进 | ||
在超低温下保存植物种子是能够实现种子长期保存的方法。本发明实现了在PEG4000和甘油,还有羟丙甲基纤维素,氯化钠进行简单处理后的种子,通过特殊的处理手法和步骤,可以高效的在超低温状态下进行植物种子的长期保存,并且通过本方法对比常规的超低温保存方法,能够在种子解冻后获得高活力,高出芽率的种子。
技术领域
本方法涉及到一种植物种子超低温保存的技术,通过改进的超低温保存方法和处理手段,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大植物种子冷冻复苏后的存活力。
背景技术
种子的超低温保存,是指利用液氮等其它技术和冷源,使得种子在超低温下新陈代谢基本停止,遗传与裂变不发生的情况下的种子低温保存技术。在超低温下保存的生物资源相比于其它保存方法,不有强烈的组织破坏性,而且也不污染环境,免于病虫害的侵扰,具有保存物质的持久性,稳定性等一系列的优点。经过超低温下保存的种子资源,其化学成分不变,遗传组分也无任何改变,经过解冻后可以直接运用于下游的各种育种的分子生物学实验,非常的方便。但是利用超低温下保存玉米种子资源,也存在着种子资源超低温解冻后存活率低,发芽率低,出芽后适应期长,生长速度慢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更好的进行玉米各品种的资源研究,以及启动进行玉米各品种资源鉴定和资源保护的研究。发展新的改进方法,寻找一种有效而且价廉的方法,在超低温下进行有效的玉米种子保存技术,解决种子超低温保存后的出芽复苏率低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为此,我们实验室经过各种实验优化程序,找到了一种适宜玉米种子在超低温下保存的最佳和最便宜的途径。经过多次各种实验条件验证,有优良效果并且显著的提高了超低温解冻之后的种子的出芽率,存活率,以及种子出芽后的生长速度。
发明内容
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保存植物的种子,解决在超低温保存植物种子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增大种子复苏后活力,出芽率等等问题。
附图说明
经过我们的冻存步骤特殊处理的濮玉5号玉米种子,相比对于传统的冻存濮玉5号玉米种子的方法,具有明显更优良的适应环境的表现。在同样的复活步骤处理的过程中,经过特殊冻存步骤处理后的种子,发芽率高,其早期的生长也比传统处理方法生长更快,生长也更旺盛。保存种子出芽效果对比图,图1没有改进直接冻存后的种子出芽情况,图2改进后经过保护方法处理后的冻存种子出芽情况。种子出芽率和已发芽的种子一周的株高长度(单位cm,α=0.01极为显著差异)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传统的冻存方法,是将种子在低温下进行直接保存。本实验室发展出了一套精细的简单处理玉米种子冻存方法与流程,可以显著的增加冻存后复苏的效果。
配置聚乙二醇PEG4000和甘油混合的保存液若干量,至少需要能装下所需要的种子。两者的浓度比例为1∶1。经过多次试验,我们确定采用混合的保护液配方,更有利于超低温保护种子。另外,配制羟丙甲基纤维素氯化钠无菌水缓冲液,浓度为羟丙甲基纤维素0.5%,氯化钠为0.5M/L。将种子先至于无菌的聚乙二醇PEG和甘油混合的保存液中5分钟,然后再至于无菌的羟丙甲基纤维素氯化钠缓冲液中浸泡5分钟。
这个方法实施的具体过程是
1在控制温度为25度,湿度为60%的小房间中,准备一盆装有37度的预热的无菌水,在此温度下准备玉米种子若干。37度的预热的无菌水提前配制且预热,无菌的聚乙二醇PEG和甘油1∶1混合的保存液也要事先混合配制好,还有无菌的羟丙甲基纤维素氯化钠缓冲液0.5%(含氯化钠为0.5M/L)也都提前配制并且37度预热。
2准备一个空的灭菌超低温保存管,当然需要管的体积要足够大,足以装下玉米的种子
3选择饱满而且稍微红晕的玉米种子,在超净台中,将玉米种子用双氧水灭菌消毒,然后再用无菌水冲洗玉米种子3遍待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禾生物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禾生物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36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