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电网中的台区识别方法、系统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3618.8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6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昌;李冀;羡慧竹;宋玮琼;李蕊;李海涛;姜洪浪;赵成;赵磊;郭帅;刘恒;陈金雷;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19/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网电压波形 配电网 系统及装置 电压过零 模拟曲线 台区识别 零相位 台区变压器 信号相位差 电压上升 电压下降 信号对应 信号识别 精准度 拟合 区时 台区 采集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中的台区识别方法、系统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采集台区变压器的多个电网电压波形信号,其中,电网电压波形信号至少包括:电压上升沿信号和电压下降沿信号;对多个电网电压波形信号进行拟合,得到电压过零模拟曲线;根据电压过零模拟曲线,确定过零相位特性;对过零相位特性进行分析,以识别出与每个电网电压波形信号对应的配电网台区。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识别配电网中台区时,存在电网电压波形信号识别误差较大,导致识别出的电网电压波形信号相位差精准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配电网中的台区识别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在进行低压电力用电变压器、居民网络、以及台区识别时,存在多种问题,例如,对于历史人工台区表档案,可能会存在手工记录错误,或者台区分割,户变改造,台区档案录入不及时等问题,造成用电采集系统档案错误率较高和线损计算偏差大,影响载波PLC方案抄表及费控成功率。
相关技术在进行台区电网电压波形信号相位差判断时,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条件下频率偏差限值为50±0.2Hz,当容量较小时偏差允许范围为50±0.5Hz,即至少有200us的过零抖动;实际即使共高压的台区变压器,低压侧过零不同台区最少有几十微妙甚至几百微秒的过零偏差。通过“过零相位差”,区别台区归属,相关方案是:交流电220V通过光电耦合电路,过零点在弱电侧(5V)由检测比较器识别并判断来实现。由于该技术应用在智能电表通信单元内,由于硬件空间和成本的约束,实现电路较简单,通过单点比较器或GPIO判断。其缺点是:
(1)台区各用户节点,由于本地强电干扰因素,全网节点过零特性并非完全一致,造成本网内过零偏差,也许会超过相邻台区过零特点。
(2)受制于光电耦合导通的CTR离散性,造成批量每个通信单元节点硬件存在偏差,有误识别的可能。
综上所述,由于单点识别,无论是台区特点或硬件不一致的差异,造成误识别,精准度不够。
针对上述的相关技术中在识别配电网中台区时,存在电网电压波形信号识别误差较大,导致识别出的电网电压波形信号相位差精准度较低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电网中的台区识别方法、系统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在识别配电网中台区时,存在电网电压波形信号识别误差较大,导致识别出的电网电压波形信号相位差精准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电网中的台区识别方法,包括:采集台区变压器的多个电网电压波形信号,其中,所述电网电压波形信号至少包括:电压上升沿信号和电压下降沿信号;对所述电网电压波形信号进行拟合,得到电压过零模拟曲线;根据所述电压过零模拟曲线,确定过零相位特性;对所述过零相位特性进行分析,以识别出与每个所述电网电压波形信号对应的配电网台区。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过零模拟曲线,确定过零相位特性包括:根据所述过零模拟曲线,确定过零相位偏差曲线;根据所述过零相位偏差曲线,确定对应的电压过零相位特性。
进一步地,对所述电网电压波形信号进行拟合,得到电压过零模拟曲线包括:将所述电压上升沿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电压上升沿曲线;将所述电压下降沿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电压下降沿曲线;根据所述电压上升沿曲线和所述电压下降沿曲线,得到所述电压过零模拟曲线。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采集台区变压器的多个电网电压波形信号之后,利用预设宽带载波接收所述电网电压波形信号。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电压过零模拟曲线,确定过零相位特性包括:利用所述预设宽带载波同步全网时钟,以在确定所述过零相位特性时,保持时间信息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36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